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古代小儿科(96 在古代,儿科被称作【哑科】)

古代小儿科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小孩的病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这个简单,简单在病因的单纯,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病因——不像老年病,多因素杂糅,那作为医生,你只需要把这个病因找出来就可以了,找出来往往就代表着治愈。
       那这么说,儿科问题岂不是都很好解决?当然不是!
       为了找到这个单一单纯的病因,医生需要搜集诊断资料,但却在这一关遇到了问题。
       孩子不是成人,他/她无法清楚的表述自己的症状,甚至只会哭,用哭来表示我病了、我难受,这种无法表达、无法交流,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称之为【哑】,所以在古代,儿科也被称作【哑科】。
       都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因为这个【哑】,医生根本无法通过问诊来搜集诊断资料,就算是问家长,也是不全面的,有的家长没有观察到,或者没有观察得那么仔细,或者没有把一个症状当作是症状,也有一些自我感受的症状家长无从得知,比如孩子主观感到腹胀,家长又如何得知?相当于问诊【哑】了。
       再说望诊和闻诊,望多为望色,闻是闻声和嗅味,这二诊,大多数时候其实也是【哑】的。比如,古书上说:面赤如朱,得多么严重脸才红成这样?古书上说:言语低微不可闻,得虚弱到什么程度?古书上说:其嗅如败卵,得什么情况才有这种腐烂的恶臭?重病了,症状明晃晃写脑门上了,才望和闻出,轻症、小病的时候哑火了,可不就是【哑】嘛。
       再说切,即脉诊。在古代,儿科是不诊脉的,因为小儿脉道未充,改为诊指纹。这样一来,切诊也【哑】了。
       望闻问切,四诊皆【哑】,【哑科】名副其实!而这,就是儿科的难处!

                               沈沁写于2021.5.23晚

古代小儿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