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王树民:喜欢的就做,不必希图太多

喜欢的就做,不必希图太多
文/王树民

题记:借用网络语言:一个人太闲,就失去了奋斗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那么他就会慢慢地开始废掉了。
人闲久了,就会变得空虚,人闲就会生病。闲人怨多,懒人病多,忙人趣多。太闲就会无事生非,胡思乱想,怨天怨地怨命运,牢骚满腹,陷入无边的焦虑和恐慌中。
一个时期来,偶有一些诗歌和文稿见诸于多个文创平台,引起了许多老友旧识,新朋同乡的关注与热评,令鄙人心存感激,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许多要好的朋友,对我这样的劳心费神有点不解,时不时就会直言相问:“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努力,究竟图个啥?”本人心里明白,这是一种关心的表达,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说实话,写东西看似简单轻巧,但其中的甘苦只有当事者知道。如果不图点啥,一般人是难以承受和坚持的。
那么,究竟图个啥呢?回想所走过的路程,梳理方方面面的所得所失,我可以推心置腹地告诉大家:
第一,图名,绝对不是本人之求。否则,长期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将是空中楼阁。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生在世上,活在世上,无论你在哪里?不管做何工作?无论是美名?还是赖名?都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以自己的好恶而定性,或大或小,或好或坏定然留下名声。
我承认:不图名者可谓凤毛麟角,即便是看破红尘、皈依佛门的僧众,心里真正百分之百地摒弃一切杂念,甘于无欲,也不敢保证铁板一块。但我又认可:正常的名利追求完全无可厚非,因为人毕竟是一感性动物,离不开最基本的欲望需要和生活条件,彻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境界,眼下只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支撑,真正达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说实话,如果回到拼搏奋斗、积极上进的年轻时代,还真的对名气十分看重。因为名气能让人奋进,可以使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在名气面前变得虚伪浮躁,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那无疑会加速膨胀的速度,走向不复深渊而无法自拔。正应了那句“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膨胀”反复验证了的警世之言。
不少好友多次相劝:你写了那么多文章,为啥不整理整理出本书?还有一个相当铁的哥们,表示如果出书,他愿意承担费用。对这些诚心善意,我只有躬身相谢,而一一婉拒了。为何如此?直言不讳:出书为了啥?说得好听点,是给后人留下些文字财富,记住祖宗群里还有这么一位有识之士。说的不中听不客气点,伟人出书,这是历史和政治的需要;名人出书,是扩大提高名人效应,更好地收获最大利益;官吏出书,是宣扬政绩,坦言为官之道,让更多的人歌功颂德,千古留声;那么,一介平民出书,又图的是啥呢?印出来的书几人买几人阅?又有多少人把你记在脑子里?不乏这样的尴尬事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编辑成书,印制成册,可怎样把自己推销出去?却成了一块心病。无奈无趣之下,亲戚朋友,同学工友,一律登门奉送,其后效如何?也就无暇顾及了。
贪图这样的虚名,本人决不会去耗费半点心机和财力的。
第二,图利,也肯定不是己之愿。如果两眼只盯在利益上,那绝对不会选择如此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营生。
文学创作,看似举手之劳,说话之功,但其中的不易和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把经济收益和取财之路建立此类行当,实在不算明智之举。
稿费,只要一提文学作品,人们就自然会与稿酬挂钩,认为所发表的作品,必当有丰厚的回报。好友逗趣且正经八百地问我:“你发表这么多文稿,一定有不少的稿费,啥时候请请客啊?”看似一句玩笑话,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和不了解不理解。
我细思之下,从初中年少时起,就操起了拙笨稚嫩的笔,开始了爬格子的业余爱好,直到如今,已经半个多世纪。期间,县广播站、朱庄水库战报、《东方红报》、军报、文艺刋物、《邢台日报》及《河北日报》等,都曾有过些许墨迹,具体数量,没能留心统计。但无论是那一个时段,均未从心里去为了赚取稿费而算计。当然,多数文章的发表会收获些小钱,可绝对与付出不成比例。近两年,在各类平台发表作品达300多篇,说实话,得到的报酬难抵一顿象样的饭钱。为啥还是乐此不疲,久耕不辍?打个最直接最普通的比方:就像有人喜欢抽烟喝酒,有人喜欢下棋打牌,有人喜欢吹拉弹唱,有人喜写字绘画,有人喜欢游山玩水,有人喜欢体育健身…这样解释,我想朋友们或许可以释疑解惑了吧!
有一位文友曾经纠结地问我:“辛辛苦苦费劲不小,文章发表后,没有半点回报,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我也直言相告:“如果想获取一定的稿酬,你可选择些档次高、影响大的报刋投稿,或者去做私人土豪的操“刀”者。倘若文学创作与金钱划上了等号,那么它的寿命将会大大缩短,它的动力源泉很快就会枯竭。”此后很久,再未见过该友的只言片语,我心里明白,他已经在不平中选择了退却。此种决断,也无可厚非,因为甘为“苦行僧”的滋味多般会让人敬而远之的。
第三,图的是一种释放和快乐,享受的是一种辛勤创作的过程,渴求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延缓衰老痴呆的速度。
隔行如隔山,殊途同归。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尽管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为之而不懈努力奋斗,追求的是成功、辉煌、进步与最大收益,说高尚一点,即是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兴盛作出更多贡献。可当物质条件完全满足了生存需要,闲赋下来后,如何去享受更多更好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了现实中的一大课题。
我曾留心观察到:中央台的《越战越勇》和河南台的《梨园春》栏目,经常有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老者上台打擂,一旦中途淘汰,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典话语:“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就已经成功了!”对此我十分赞成,因为人生的精采不是你走到了最高点,而是在攀爬每一层台阶时是否尽了全力?文学的喜好和创作岂不是同样如此?!
我深切感悟到:现实生活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总结,去开发塑造出大家喜闻乐见的“多味品”供分享。就好像是“自助餐”,凭味觉口感任意挑选食用。业条文学的爱好者们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和理念,自愿充当了精神食粮的“酿造者”。他(她)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构思到选材,从组织到加工,每一道工序都在精雕细琢中感受着别人无法体验到的激情与乐趣,好似一个匠人在制作一件“工艺品”,一旦大功告成,那种优越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当面世后,能够与人以启迪和认可,又一种满足感更会从心底向外溢出。
把想说的说出来,把想写的写出来,平民百姓,柴米油盐,家长理短,大事小情,评论杂谈,不要拘泥于体裁,不必计较得失,在释放自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强身心的锻炼,保持一个乐观平和的处世姿态,可谓是对社会、对本人都有益,足可称得上是“双赢”之举。基于此,“衣带渐宽终不悔,吾以吾能尽绵微”就一言以蔽之了。
絮叨半天,你可明白我究竟图什么了吗?
作者简介:王树民,笔名山之子。1955年出生,河北沙河市人。自幼酷爱文学,后参军入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曾在一些报刋杂志上发表过通讯、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人生信条:释放自我,陶冶情操;放飞心灵,享受生活。
雪绒花原创文学专题 :
雪绒花文学阅读感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一)
雪绒花文学同题诗会专辑(二)
雪绒花原创季同题散文《冬日》征文作品
雪绒花原创文学作家推荐:
王殿君|闫立平|孟燕|闫宪|芳草|郭振萍|洋浴海|赵宏岭|邵燕云 |史玉凤|刘少均|张帅|王胜|周绍明
投稿要求:小说、散文限5000字内,优秀稿件可以适当放宽;诗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稿件必须原创首发,杜绝抄袭,文责自负。能提供与诗文内容相契合的配图者优先选用;文章请用word或wps文档,以正文+附件的形式发送;图片或照片请用JPG的格式单独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同时,请发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及个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张。投稿请一律按要求格式发到投稿邮箱,同时请加主编微信号(验证时须加注实名并注明“投稿者”字样),微信仅用于发送文章链接,不闲聊,不接受投稿。
微信公众号:xrhycwx
主编微信号:hlys2016
投 稿 邮 箱:
小说散文:xrhycwx@163.com
诗词:xrhycwx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