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在四字弟弟的大脸上,我们看到了种种妥协

少年的你
导演: 曾国祥编剧: 林咏琛 / 李媛 / 许伊萌主演: 周冬雨 / 易烊千玺 / 尹昉类型: 剧情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上映日期: 2019-10-25(中国大陆)片长: 135分钟
采访
Tom
电影学研究生,歌舞片影迷
编辑
往事如烟
继2016年的《七月与安生》后,曾国祥的新作《少年的你》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一部关注校园霸凌与未成年犯罪等社会敏感话题的影片,《少年的你》首日即斩获1.47亿票房,尽管其中不乏粉丝力量,但这样的好成绩依旧配得上影片质量,为同类题材电影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创作思路。电影创作无论是在现实与形式之间,还是社会诉求与不可抗力之间,以及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之间,都在探寻一定程度的平衡,这也为它的良好口碑打下基础。
在面对社会敏感题材,叙事策略显得格外重要。不同于《嘉年华》客观的观察记录,《少年的你》以强烈的情感叙事构架起整个故事。可以看到,高潮情节串联,起因与经过以快速剪辑的形式简要带过。陈念(周冬雨饰)多次经受欺凌被重点叙述,而她自身的情绪波动,以及与小北(易烊千玺饰)间情感的流变过程则以多段快速剪辑呈现,最终定格于情绪与情感的制高点,即大特写下的面部表情。
结果的并置与前因的弱化,放大了影片的情感作用,更易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毫不克制的情感表达让银幕之下的观众几乎无处可逃。一方面,这是曾国祥在《七月与安生》中对情感关注的延续,另一方面,影片也通过情感着色最大化地将观众引入现实思考,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难以言说的现实环境带来的阻碍。
不过,冷静观之,这种叙事策略也比较容易暴露出文本较强的虚构性,形式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情节本身的现实感。我们发现,陈念受到欺辱的原因被多重因素概括而出,对叙事服务的功能性很强。尤其在全片的转折点——剪发拍裸照这一事件的处理上,魏莱的动机显得不太充足,且面对楼上摔瓶者的目光而做出思想转变也过于突兀,这都是在将该角色推向死亡以完成叙事上的安排。
从叙事策略出发来考察本片的影像风格,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大特写镜头。大特写小景深弱化了画面背景,空间被压缩,这是以丢失环境信息和叙事细节为代价的。
大特写提取出面孔-情感,其震撼效果不言而喻,尤其是审讯室一段,陈念和小北的面部大特写交替出现,虚幻溢出的光影仿佛把角色推向了圣坛,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德莱叶在《圣女贞德受难记》中,对脸部是最能表现人之灵魂的信奉。然而与《圣女贞德》不同的是,本片具有形式感的面部特写和具有现实感的场景交代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断裂的,尽管这不失为一次勇敢尝试。另外,大特写对现实环境与直观暴力的局部呈现,包括剪辑的碎片化处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社会性表达。但不可否认的是,形式盖过现实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观众对类型仪式的诉求,更加放大了其商业价值。
《圣女贞德受难记》剧照
提及商业价值,《少年的你》一个最大噱头就是选用偶像明星做主角。易烊千玺第一次作为主角参演电影,表演着实出人意料。凭借小混混形象,“小鲜肉”的身份得以卸下,但无法进行彻底颠覆。由于易烊千玺与小北的互相指涉性过高,观众或粉丝难以界分凝视的对象。与公众形象反差极大的电影角色形象在塑造上还是有所保留,影片中小北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脏话,仅有一处审讯室抽烟略显颓废,且其他角色也不约而同地以“长得精神、好看”指向易烊千玺本人。
而就表演者来讲,易烊千玺的出色表演除了天赋与能力,也得益于他的明星身份。现实身份的压力与局限,在电影角色身上得以释放、解除。当我们看到鼻青眼肿的小北躺在床上,回忆过往却不动声色地留下泪水,角色的真实感自然流露出来。如此,偶像明星和电影角色在互相成就,使得艺术表达和商业效益并行。
和陈念在大特写镜头下的面孔不同,小北的面孔更多呈现出明星身体的消费与观众的窥淫欲望,加上某些台词带着有挑逗意味的性暗示,电影在实现社会性共情的过程中存在更大障碍,更何况不少观众还带有粉丝滤镜。
因此,影片想要达到的社会效应也许不会有《嘉年华》这样的影片强烈,甚至不排除观众、粉丝对电影情节报以幻想的可能性。诚然,任何电影都存在商业效益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博弈,尤其是对于严肃题材。《少年的你》在此的尝试与保留是不错的,尤其考虑到它还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顾及。
近几年来,多部影片因技术原因等各种不可抗因素遭遇撤档改档,取消放映。《少年的你》也是其中一员,究其原因也只能是模糊不清的。从最终上映的院线版本看,片尾宣传视频和文字直观反映出官方话语介入影片创作的力量。粗线条的标准让影片制片方难以把握创作力度和表达范围,《少年的你》最终上映并收获良好口碑,可以说是在试探中完成了对极其微妙的对界线的把控。
基于《少年的你》所关注的话题,具备现实性的暴力场面、校园环境、家庭背景及机关形象是影片情感真实的基础,而这些领域也正是需要小心处理的地方,如何在弱化现实感的同时建立创作者自己的立场成为一个难题。文本上,高考背景被置于前景——陈念的压抑隐忍,角色在施暴者与受害者间的身份转换,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高考”这一催化剂——这显然是因为对教育体制的指摘风险相对较小。
而实际上,我们不难看出,电影在陈念的自身性格和家庭环境、魏莱家庭的阶级地位、行政执行力、司法制度等多个方面均有所指涉,但后两者显然呈现出“有弊病但在完善”的状态,且法治社会仍具备权威力量,因此陈念与小北会且必然服法。结尾出狱后,我们发现男女主角并未分离,这也使得观众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到情感之上,根深蒂固的多重矛盾在情感转变和法律介入下得以暂时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社会群众目光的缺失(仅仅在魏莱拍下陈念裸照时,突然地醒悟时出现),与《我的父亲母亲》时代背景隐退不同,并未造成结构上的缺失。我想这可能是导演对大陆社会群众的难以把握,也不太方便做出多少评判。这种自我规诫或许也隐晦透露出,作为香港导演的曾国祥在进入大陆电影市场时不得不承担的风险。
-FIN-

深焦DeepFocus为今日头条号特约作者
点击图片查看深焦往期精选
她本是电影史最绝代女神,杀死她是好莱坞最血腥时刻
处女作横扫戛纳、金马,六年时间铸就第二部究竟如何?
你可能不喜欢它,但你无法不讨论它
日本电影正在诞生一种新的暴力美学
从非主流到主旋律宇宙,新中国最奇葩导演只有他
李安逆流而上走了多远,北美影评人就掉队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