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谭松韵母亲车祸案:1000万人围观下,谣言与偏见如何迅速发酵?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584篇文章
推荐听听。头图为庭审出示的视频证据。
(一)
3天前,有1000多万人前往中国庭审公开网,围观一起交通肇事的审判。
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案收获公众如此之高的关注度,是因为案件中不幸离世的黄女士,是演员谭松韵的母亲。
2018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谭松韵的母亲和友人结束聚会,一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案件造成一死两伤。肇事者马明弘并没有选择报警停车救人,甚至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没人下车查看伤者,庭审证言显示,马明弘撞人之后,直接逃往泸州“避风头”。撞完人两天之后,马明弘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这一行为后被认定为“有自首情节”。
除了这次可以用来“减刑”的自首,酒驾撞人之后,马明弘对受害人家属没有表达过任何歉意,也没有赔付死者家属相应的抢救治疗费用。其中一位受害人家属曾尝试与马明弘的父亲沟通,这位叙永县文联原副主席竟然反过来抱怨受害人家属:“害我儿子在监狱里过春节”。
2020年8月31日,谭松韵母亲被撞案开庭审理,超过1000万人点开了庭审直播视频。从9月1日开始,#谭松韵母亲被撞案#就开始一直牢牢占据微博热搜的top榜。在社交媒体之上,关于此案的讨论一开始就“赚足了”公众的愤怒情绪。包括“谭松韵后援团”官微在内的一系列微博大V,开始公开质疑此案审理“暗藏黑幕,涉嫌司法不公”。许多大V给出了极为相似的理由,包括:“事发路段、KTV和行程记录仪监控记录莫名其妙消失”,“毒检物证消失,证人口供全是’失忆了,记不清了’等”。
这样的指控配上肇事者马明弘在法庭上狂妄懒散“无所谓”的照片,再加上一则受害人家属对肇事者一年来毫无歉意的控诉,这所有的一切,都加深了人们对肇事者“背后有人”的猜疑。
所有的这一切无不戳中人们内心最敏感,最软弱的部分,因为此案极容易引发公众共情:如果被撞的人是我的妈妈呢?连谭松韵这样有钱又有影响力的名人尚且如此,我一个普通人遭遇这一切,真的能给自己的妈妈讨回一个公道吗?在这样的普遍共情之下,此案迅速发酵成一个“司法公正与地方势力博弈”的案件,由此,人群迅速站位,情绪开始失控,很多人连前因后果都没了解清楚,就开始表达失望,怒斥司法不公。
(二)但是,此案中公众针对“司法不公”的愤怒,完全是建立在谣言、偏见和不实指控之上的。随着愤怒声浪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地回看庭审视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表示疑惑:“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案件的视频吗?公诉人明明一直在建议法庭从重判罚,为什么你们都在骂他们袒护肇事者?”昨天,微博封禁了一批在此案中“带节奏”的大V,才稍稍平息了网络上对叙永县检方和法院规模浩大的质疑。
实际上,肇事者的毛发、血液、尿液等检测关键证据并没有“丢失”,只是样本取量只够检测不够留存。这当然可以算作当地警方取证工作存在瑕疵,但和“关键证据丢失”这样的阴谋论,完全不是一个性质。证人们也没有所谓的“集体失忆”。虽然餐厅服务员对肇事者是否喝酒的问题表示“当天很忙,记不清了”,但其实这一切根本不影响对肇事者是否酒驾的判定,餐厅的监控记录清晰记录下了马明弘开酒、喝酒的过程。
(餐厅监控清晰记录了肇事者饮酒)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多的证人证言,明确证实马明弘当晚在KTV和餐厅都饮用了大量的酒。这位餐厅服务员也不一定是被“收买了”,毕竟,“不惹人,少惹事”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她可能仅仅是不愿“担事儿”。而被质疑的“监控全都莫名其妙消失”更站不住脚,庭审记录表示,只是有些地方的监控画面过于模糊,完全失去了可作为证据的实际意义。而已经被吃瓜群众骂懵了的公诉人(当地检方)更是“冤枉”,他们在法庭上不仅没有一丝袒护包庇肇事者,还在最后总结阶段,用逻辑严密的法条建议法庭应该重判肇事者,并给出具体理由。
(公诉人建议重判被告)回顾此案“不断反转”的舆情形势,相当多的特征完美契合了大众传播的理论特点。正如李普曼所言: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庭审司法不公”的质疑声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并让受众深信不疑,人们脑海中关于小县城运行逻辑的刻板偏见,无疑是重要的催化剂。
长久以来,人们对四五线城市和内陆县城的治理逻辑,一直存有“人治大于法治,关系大于规则,权势网络错综复杂”的刻板观念。当“不讲规则讲人情,不讲法律拼关系”的心理暗示,遇上肇事者那号称当地“非常有排面的背景关系”时——人们便不必再仔细观看那漫长的庭审视频,几乎在一瞬间,公众就开始倾向于相信“这是一场被关系、权力和潜规则所阻挠的并不公平的审判”。刻板印象正是如此这般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当人们面对陌生环境、新鲜事物和时事新闻时,我们脑中那一套早已如程序般运行的逻辑,就会在潜意识中按照脑海中设定好的刻板印象解读这一切。毕竟,庭审视频的完整时长有9小时37分之久,即便是谭松韵的粉丝,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坚持看完9小时枯燥的庭审。(三)除非长期接受批判性思维教育,否则人们很难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信息的解读是多么间接和主观。大众传播的这个鲜明特点,也注定了公众对所谓“事实”的认识和判断,是能够被舆论所引导,或者称扭曲的。人们不是因为看见什么而选择相信什么,往往是因为相信什么才选择看见什么。李普曼有言:对于自己信以为真的东西,我们几乎总能找到能够证明其为真的论据,或能找到其他如我们一般对其信以为真的人。一旦找到了足够的“事实”去支撑自己的预期,我们便很难对这一事实进行足够的反思和权衡。而社交媒体所呈现出的碎片化、及时性和强反馈性,更是加深了人们对“简单、绝对、粗糙、情绪化结论及观点”的认同感。回到谭松韵母亲被撞一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肇事者马明弘将迎来法庭“从重、从严”的刑事裁决。除了几年的牢饭之外,还一定会伴随着高额的民事赔偿。酒驾逃逸的赔偿金,保险公司是不会出一分钱的,这些都是肇事者将要承担的代价。不过,一个至今令我感到迷惑的问题是:庭审之后立刻发酵的,那些看起来口径一致的“谣言”,究竟是被谁精心编纂出来,又巧妙地拿到社交媒体上引导舆情的?无论此人初衷如何,以歪曲事实的手段恶意引导舆情,是非常糟糕的做法。消费民众心中的“正义感”,远远比消费公众朴素的善意要恶毒的多,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也更大。很多时候,在我们这里舆情能够左右司法,甚至会推动了司法的进步。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一个运行良好的法治社会里,司法是不能也不应该被舆论所左右的。因为当司法公正能够被舆情所左右之时,我们一定会面临着另一道更危险的深渊。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继续阅读】
今天痛骂酒桌文化的年轻人,明天可能会说“我干了,您随意”
给社会“兜底”的小姑娘
公元2020,人们开始议论《大卫》有伤风化
全网群嘲的《平安经》,也曾被人认真对待
牛市里,写给“新韭菜”的一些忠告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