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讲章】传道人的三个认知

提示:点击上方”浥心苑”↑免费订阅本刊
传道人绝不是自愿产生的,一个基督徒要在神呼召之后,才能站在传道人的地位上事奉神。因此,作为一个传道人,必须确定自己是否出于神的神圣呼召。只有清楚神的呼召,才能坚定不移地持守与履行这份传道的职责,才能永葆坚定的事奉心志和热切的事奉激情。
壹、蒙召的认知
一、蒙召的定义
蒙召的“召”按中文解释有“叫”的意思,“蒙召”的意思是响应神的呼召。圣经上提到的“呼召”有两种:一种是普遍的呼召,如罗8:8-30里提到三次的“召”,即属这种性质的呼召,这种呼召是属于每一位信徒的,含有“被呼召而称为义人”、“呼召罪人悔改归主”等内涵。另一种是特定的呼召,如罗1:1所说的:“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这种呼召是指神从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中挑选出一些人,然后给他们委以职分与责任,要他们专心热诚地事奉真神、服务教会。
二、蒙召的模式
撒母耳、以赛亚、耶利米、彼得、保罗等,均是神的仆人,他们是如何蒙召的呢?
撒母耳记上第三章记载撒母耳的蒙召经过。撒母耳的母亲将他献给神,对撒母耳来说,这种献身和事奉是被动的,但他能顺服母亲的带领,顺服神的旨意,后来神就悦纳了他——夜里四次呼召他,赐给他恩赐,托付他使命。撒母耳的蒙召有五个步骤:(1)献身。(2)学习。(3)蒙召。(4)事奉。(5)恩赐。
以赛亚的蒙召记载在以赛亚书第六章,分六个步骤:(1)事奉。(2)见异象。(3)悔改。(4)蒙召。(5)献身。(6)使命。
彼得的蒙召步骤是:(1)蒙召。(2)悔改。(3)跟随(参太3:18-20)。(4)再蒙召。(5)献身(参约21:15-19)。
保罗的蒙召步骤是:(1)逼迫主。(2)蒙召。(3)悔改。(4)使命。(5)献身(徒9:1-30)。
由上述例子可见,神呼召人成为他的仆人,没有固定的模式,他对每一个事奉他的人往往作个别的带领。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几点相同之处:
1、主的话临到他们,这是“蒙召”;
2、他们对主的话作出回应,这是“献身”;
3、他们有任务要完成,这是“使命”;
4、他们有事奉神的才能,这是“恩赐”。
三、蒙召的记号
从圣经所记载的众多蒙召者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蒙召的“记号”:
1、神话语的呼召
神会在一个人读经、听道、祷告时,感动他、激发他,将呼召他出来事奉神的意思放在他的意念之中。蒙召者大都有这种经历。
2、有时代的使命感
蒙召者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清楚的认识,看到周围有那么多的人沉缅罪中之乐而不认识真神,心里感到焦急、难受,同时生发出一种拯救他们脱离罪恶、归向真神的使命感。
3、有献身的热诚
一个不惧困难、辛苦和死亡的人,是最能成就一番大业的。这种人最能蒙神的拣选、呼召。
贰、事奉的认知
一、传道人的职责
1、传扬福音——这是传道人的起码职责
(1)主升天前交给门徒们一个大使命:“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
(2)以赛亚清楚认识自己的这个职责:“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赛61:1)。
2、牧养信徒——这是传道人的实际职责
(1)主是大牧者
A、主是“好牧人”(参约10:11)。
B、主怜悯群众,如牧人般地牧养他们(参太9:35-36)。
(2)主把羊群托付给使徒们
A、主吩咐彼得喂养、牧养羊群(参约21:15-17)。
B、圣灵设立牧者来牧养羊群(参徒20:28-30)。
3、执行圣礼——这是传道人的特殊职责
A、举办圣餐
主被捉的那个晚上,为门徒们举行了最后的晚餐,并吩咐他们:“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9)。传道人理当为信徒主持圣餐礼。
B、举行洗礼
使徒们为三千群众施洗(参徒2:38-41);彼得为哥尼流的亲属密友施洗(参徒10:44-48)。为信徒施洗是传道人的份内事。
二、传道人的信仰素质与工作态度
(一)信仰素质——须备六个“心”
1、信心
这是传道人最起码的必备素质,没有信心,如何带领信徒学习依靠主、亲近主?没有信心,如何传扬福音、建立教会、牧养群羊?信心是事奉的奠基石,没有信心,就没有真正属灵的事奉,就没有长久、持恒的事奉。经上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需信有神,且信神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传道人的信心有三种:
(1)不信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既然作了传道人,还会有“不信”这个因素存在吗?不信,怎么会作传道人呢?太7:21-23里那些传道人、事奉者,就是属于这种人——他们表面上为神作工,暗地里却为非作歹,成了“作恶的人”,他们根本不相信天堂、地狱和审判,如果相信,他们会作恶吗?敢作恶吗?以利的两个儿子——祭司非尼哈、何弗尼(参撒上2:12-22),士师参孙,主的门徒犹大以及法利赛人等即属于这种“不信”的传道人。故希伯来书的作者警戒我们:“弟兄们,作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来3:12)。
(2)小信
其表现是:
A、胆怯——门徒们遇风浪求救(参太8:23-27);
B、疑惑——彼得履海入水求救(参太14:25-31)。
以利亚用衣服打水后过约但河,然后乘着火车火马升天。以利沙拾起以利亚的外衣,边打水边喊:“耶和华,以利亚的神在哪里呢?”以利沙的小信里同时具备了胆怯和疑惑(参王下2:1-15)。经上说:“那疑惑的人,就象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1:6-7)。
(3)大信
A、祭司们的信心——约书亚率领百姓离开什亭,来到约但河边。当时正值收割日子,约但河水漫过两岸。百姓们不敢过河,祭司们却抬着神的约柜,率先入水,结果水干了,出现一条陆地(参书3:14-17)。
B、约书亚的信心——以列色人与亚摩利人交战时,天近黄昏,约书亚向天仰望:“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结果,“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约有一日之久”,以色列人遂杀尽了敌人(书10:12-14)。
C、但以理的信心——大利乌王下令举国上下的人除了向王敬拜外,不可拜任何的神或人,否则将被扔入狮子坑。但以理丝毫不理会这个禁令,依然象往常一样在自己家里一日三次向神祷告。终于,他被王扔入狮子坑里,但他“身上毫无伤损,因为信靠他的神”(但6:23)。
D、保罗的信心——保罗被押往罗马受审的途中,所乘的船遇上大风浪,“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船上的众人为 此而不吃不喝,愁眉苦脸,以为“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而保罗却对神守着一份坚定的信心,又吃又喝,极其乐观,他的信心感染了众人(参徒27:1-38)。
2、爱心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在林前13:1-3里,保罗更具体、形象地指出,作为一个传道人,他的爱心比他的信心、知识、口才和能力来得更为重要。知识、口才容易使人骄傲,而爱却能造就人(参林前8:1-2)。爱是最大的恩赐,爱是最妙的真理,爱是一切良善行动的源泉。整本圣经就围绕着一个主题——爱神和爱人,律法的总纲也就是一个“爱”字。如何爱神呢?主指出其内含——“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如何爱人呢?主说:“要爱人如己”(可12:30-31)。在爱神爱人上,许多传道人往往均有不足之处。
(1)爱神方面
大卫——为王后,疏远了神,太阳平西才起床,起床后也不祷告、读经,而是在平顶上游玩(参撒下11:2-5)。
约拿——不遵神命而为神舍命,只凭己意而顾念性命(参拿1:1-3)。
彼得——主被解往大祭司那里去受审时,他怕被主连累,而不敢随主前行,只是“远远地跟着”(参路22:54)。进入大祭司院里,甚至三次不认主(参路22:55-60)。主被钉后,他对门徒们说:“我打鱼去”——重操旧业(参约21:3)。
底马——因“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开了事奉的岗位(参提后4:10)。
(2)爱人方面
约翰说:“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4:20-21)。“爱人如己”是律法的要求(利9:18),也是主的命令,更是使徒们的盼望——保罗在罗13:9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唯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在加5:14说:“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雅各在雅2:8说:“经上记着说:‘要爱人如己。’你们若全守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传道人在爱人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的例子,经上也并不乏见:
米利暗——身为祭司,看到摩西被神重用,不但不为之而欣慰,反而嫉妒摩西,甚至极力毁谤摩西(参民12:1-2);
主的门徒在爱人方面也有不够之处:
“五饼二鱼”的神迹行出来之前,当时主在山上讲完道,发现天色已晚,就吩咐门徒们为听道的群众准备东西吃,他们却求主:“叫众人散开,……自己买什么吃”(参可6:35-37)。当迦南妇人在主背后大声祈求:“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门徒们却要主“打发她走”(参太15:21-23)。那位坐在路旁乞讨的瞎子哀声求主:“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时,门徒们“责备他,不许他作声”(参路18:35-40)。当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路过的主和门徒们时,雅各、约翰就求主从天降火烧灭他们(参路9:51-56)……
我们爱神,当出自“心灵和诚实”(参约4:23-24),我们爱人,同样需要来自心灵深处的一份真诚,约翰说:“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还说:“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人,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4:7-8)。乐于施爱的人,在末日审判时可以“坦然无惧”(参约壹4:17),而且将蒙神悦纳而进入天国、享受永生(参太25:34-41)。
3、忠心
主在马太福音24章里藉一个比喻来勉励所有事奉神的人,均当作一个“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太24:45)。保罗也说:“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1-2)。这里的“执事”原文含有“没有自己主见,完全按照主人意旨办事”的意思。每一个事奉神的人,均是神家里的“管家”,均是基督福音的“执事”。为主人忠心耿耿、吃苦卖命,是一个管家的天职。摩西和保罗在忠心这方面可作我们的表率。
摩西——在米甸旷野为其岳父牧放羊群,忠心耿耿,四十年如一日;被神选召出来事奉神后,对神对人也是忠心耿耿,一丝不苟——“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参来11:25-26)。
保罗——自往大马色路上被主拣选后,三十多年中为主忠心耿耿、矢志不移,罗8:35-39里记录了他对主忠心的表白:“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在徒20:24保罗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4、耐心
耐心,就是忍耐之心,也是一个事奉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传道人所做的是很琐碎、细致甚至麻烦的工作,没有一份耐心,是不容易胜任的。有一些事奉主的人,对主很有爱心,工作也很热心,只是因为耐心不够,而导致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失败,令人为之痛惜。经上也有这方面的例子。
摩西上西乃山领受神的诫命,“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来”,就心里焦急起来,来到亚伦面前,劝他:“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领路。”亚伦与百姓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就顺从百姓而造了金牛犊,让百姓将它当作神而向它跪拜、献祭(参出32:1-6)。
摩西向来富有耐心,只是因为一次没有耐心而导致了不得进迦南的惨剧。当以色列百姓来到寻的旷野加低斯时,因为没有水喝,就起了争闹,同时攻击摩西领导无方。神吩咐摩西在百姓面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他却因百姓的争闹而心起暴躁之绪,就用杖击打磐石两下,此举不蒙神悦(参民20:1-13)。
扫罗也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当初,撒母耳和他约好,一个星期后在吉甲会面,待撒母耳向神献完祭后,扫罗才率兵与非利士人开仗。到了第七天,扫罗见撒母耳还没有出现,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耐心,就擅自筑坛献祭,正献时撒母耳来了。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命令。……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参撒上14:5-14)。一时不忍耐,造成终身悔。
5、清心
主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作为一个事奉神的人,清心同样是一个必备的素质。古时评论一个人是否真正的君子,就看他是否能保持一颗“清心”。孟子说:“清心淡泊,君子之力逮也。”王阳明说:“清心寡欲,人性之高境。”陶渊明更深谙其中三昧。古时的人尚能修炼一颗“清心”,追求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境界,今天我们这些受过圣经教导、圣灵引领的神仆,难道不能做到吗?我所说的“清心”,并非要传道人不要做事情,不要有追求,乃是希望他们在这个复杂纷扰的世界中,能不受世界的影响——不贪爱世俗的名、位、财、乐,不成为扫罗(贪名)、参孙(贪色)、犹大(贪财)之流的神仆。我所强调的“清心”,乃是像施洗约翰所说的“有钱粮就当知足”(路3:14),像保罗所说的“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8)。
6、热心
热心就是殷切、勤恳、努力、勤劳之意。保罗教导我们:“要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12:11)。作为神家的仆人,除了有忠心、爱心、耐心、清心外,还当有一份热心——殷勤事奉神。保罗如此勉励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专心”(提前4:12-15)。事奉的目标只有一个——主耶稣,但事奉的内容、细节,却是多方面的,没有一份殷勤的热心,如何能做完、做好这些事?保罗说:“我说这话,是为你们的益处,……得以殷勤地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林前7:35)。
神喜爱殷勤、热心的人,祝福给殷勤、热心的人,却厌恶、弃绝懒惰的人。十个童女的比喻中(参太25:1-12),五个殷勤、热心的童女——她们经常备油、拭灯、守夜,得到“新郎”——主耶稣的接纳;而那五个愚拙、懒惰的童女,却终被“新郎”弃绝而痛悔不已。按才受银的比喻中(参太25:14-30),那领五千、二千银子的仆人,因着那份殷勤、热心,为“主人”另外赚了五千、二千,从而受到“主人”——主耶稣的悦纳与赏赐;而那领一千银子的仆人,因为懒惰贪闲而遭致“主人”的指责和弃绝——“主人”夺过他的一千银子,给了那个领受五千的人,并把他赶出家门。主耶稣曾明确指出,当他二次再临时,殷勤的人将被主取去——荣入天国,懒惰的人将被主撇下——进入地狱(参太24:40-41)。因此,作为神家的仆人,我们当“常常竭力多作主工”,须知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参林前15;58)。
7、同心
神的家里有很多的仆人,要做好神家的各种事,处理好仆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当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从某个角度来看,它甚至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因为它关系到真理、教会、信徒的存亡。仆人之间搞好关系的问题,是主耶稣生前、尤其是临终之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主走向各各他之前,门徒之间起了争吵——他们争论主耶稣被钉、升天之后,在他们当中,“谁将为大”。主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是伤痛,他领来一个小孩,站在门徒们当中,指着这个小孩对门徒们说:“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参路9:46-48)。最后的晚餐上,主突然“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约13:4-5)。主不但向门徒们表示他爱他们的心,主也希望门徒们之间有彼此和睦、相爱的表现:“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14,34-35)。
传4:9-12 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同工、同心的重要性,在经文的末尾作者感叹道:“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在路11:17-18中,主耶稣也曾提到同心的重要,他设比喻说:“凡一国自相分争,就成为荒场;凡一家自相分争,就必败落。”使徒时代的教会为何那样复兴?使徒们的灵命为何那样成熟、刚强?他们的见证为何那样感染人心、撼动社会?无非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同心合意”(参徒2:44-47)。阿摩司先知说:“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摩3:3)?曾有两个传道人一同去赶鬼,无论他们如何恳切、努力,也赶不走魔鬼。后来,他们找出了其中的原因——他们虽在教会里一同事奉,却彼此猜忌,互相攻击,不能和睦、同心,给魔鬼留下了立足之地。于是他们互相对付,握手言和,然后再去赶鬼——这次轻易地赶走了魔鬼。足见神的仆人之间的同心之重要!不同心,就给魔鬼可乘之机(参雅3:13-17)。
(二)工作态度——重在四个“守”
1、守时
传道人所事奉的对象——主耶稣,就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当初,他对同钉十字架却能悔改的那位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看到税吏长撒该的悔改,主非常高兴地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了”(参路19:1-9)。“今日”、“今天”均突出主的时间观念强。今天,传道人也当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保罗在西4:5和弗5:16两次提到“要爱惜光阴”,主勉励我们:“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9:4)。守时的具体表现在于:
(1)参加圣工中能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事情能当天完成的,决不拖到第二天解决。
(3)把握、珍惜点滴时间为主作工,引人归主。
2、守信
主在太5:33-37中教导我们,作为一名神的儿女,对神对人均当守信。社会上提倡讲信誉、守信用之美德,作为导人为善的传道人,更当首先具备并努力提倡这个美德。撒母耳与扫罗约好一个星期后在吉甲会面,七天后,扫罗以为撒母耳不会来了,但他还是来了——足见撒母耳是一个守信的人(参撒上14:5-14)。守信的具体表现在于:
(1)答应信徒或教会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或一项圣工,当尽力去完成,切勿失信于个人、失信于教会。
(2)在工作中遇到难以处理的事,当主动请人帮忙,以便及时解决。
(3)凡事尽量按事先拟好的计划进行,当避免三心二意、随意变更从而使人无所适从的事发生。
3、守分
主曾如此教导门徒们:“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路17:10)。每一个传道人均有一种属灵的本分,那就是敬神爱人、荣神益人。具体表现在:
(1)固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完成份内之事。不侵犯他人权益,不随便论断别人。
(2)以谦卑束腰,多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固执己见(参彼前5:5)。
(3)凡事只为荣神益人而行,不求物质报答(参太6:1),不图虚浮荣耀(参腓2:3)。
4、守法
保罗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条规,这是传道人作为一个公民最起码的职责;作为一名服务真神、服务教会的传道人,更当遵守圣经的真理标准和教会的组织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如下:
(1)尊重并遵守圣经所教导的真理标准、尺度,不随意篡改、加添、减删。
(2)尊重并遵守教会组织所倡导、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条例。
(3)凡事规规矩矩,以荣耀神为出发点和大标准(参提前4:8)。
叁、危机的认知
伟大的传道人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受审时,曾坦然地陈述他的事奉生涯:“亚基帕王啊,我故此没有违背那天上来的异象;先在大马色,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以及外邦,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直到今日还站得住,对着尊贵卑贱老幼作见证;……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徒26:19-23)。此时的保罗,年纪老迈,身体孱弱,但他始终没有违背最初的事奉初衷,爱主事主到底。每一位事奉神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蒙召“异象”,请问我们能否象保罗那样,一直到老甚至到死,也不违背这个“异象”?可是,纵观现今的传道人——他们的事奉心志和事奉表现,却不能不令人生发出种种担忧来。他们当中明显存在着四种危机:
一、看淡属灵福气
一个信徒在刚信主时,在每一次的聚会、唱诗、听道、祷告中,都会有一种神圣、激动的感觉;可是,随着信主时间的增长,这种神圣的感觉就渐渐走向淡漠,甚至到了最后,几乎全部消失了。一个事奉神的人在刚学会领会、讲道时,心里也同样浮动着一份激情,生命里也有一种神圣的感觉;但是,渐渐地,随着事奉时间的增长,心里的这股激情和这份神圣感,也会渐趋于平淡,到了最后,也荡然无存了——事奉神已成了一种负担,甚至视之为枷锁。起初,神赐给我们恩典、祝福,成全我们所求所想的事,我们会经常为神作见证,会不住地赞美神、感谢神;日子一久,恩典一多,就视之如常了,心海不再泛起对神的那份感动的涟漪。
经上说:“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10:15)。可是,现在有多少的传道人已经感觉不到这种“佳美”了——在他们的意识中,传道人这份“工作”真是一件苦差事。保罗在晚年时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7-8)。如今,还有多少的传道人,会真正渴慕将来的这顶“公义的冠冕”?他们渴慕的是今生今世的现实之事——漂亮的房子、高档的家具、名贵的服饰以及吃喝玩乐……主曾对跟从他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在来世必得永生”(可10:29-30)。如今,有多少的传道人,对“今世得百倍”的希企,远胜过“来世得永生”!
二、感情麻木弯曲
对于一个事奉神的人来说,感情的麻木和感情的弯曲是两件很危险的事。我们知道,新奇、新鲜的事情容易打动人、吸引人,渐渐熟悉、习惯了就不再引起人的兴趣、动情。如今的传道人当中,竟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刚参加事奉时,看到伤心痛苦的信徒,会去安慰他、鼓励他;看到信徒生病或遭遇不幸,会表以同情甚至陪人家伤心流泪;每当信徒离世,去主持丧礼时,会为丧家难过,同时心里涌出一份对天家的渴望、羡慕之情……可是,一旦事奉时间长了,事情经历多了,就不再象以往那样容易动情、流泪、伤感,不再对人表以同情、给予安慰以及给以实际的帮助。这 些传道人的感情在渐渐走向麻木。
有些传道人的感情在走向麻木,而有些传道人的感情却在走向另一个可怕的沼淖——弯曲,即感情变得虚假、虚伪。一个信徒英年早逝,传道人去探访丧家或主持丧礼,感情麻木的传道人,他不会有伤心悲哀的表现,只是平淡地例行公事;而感情弯曲的传道人,心里虽没有悲伤的感觉,但他会装出一种很难过的样子。
有一次,我在一个教堂讲完道后,有一位同工陪我去探访一个病人,这个患了癌症的弟兄,不到四十岁,膝下有三个小孩,最大的才13岁,家境甚是贫苦。末了,我请这位同工为病人作一个领祷,同心站着祷告的还有病人的妻子、父母、儿女以及四位信徒。这位同工流泪祷告,甚是悲切,他求主减他五年寿数,将之加给这个病人。我和在场的信徒以及病人的亲人,闻之均深受感动。
那晚我在这个同工家里过夜,谈起他上午为病人的祷告,对他的这份爱心我表示了莫大的钦佩。可是,没有想到,在与他推心置腹地谈心时,他流着泪告诉我,他为那个病人所作的祷告其实是假的——他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爱心,他其实是很在乎寿数的,他如此祷告只是为了作样子,好骗取信徒以及病人家属还有我的好感。他告诉我,他成为专职义工出来事奉神已经有五年了,刚出来时他爱神爱人真诚、火热,渐渐地情感变味了,最后变成了今天的这种“假冒为善”了。
三、讲道敷衍了事
传道人刚学习讲道时,很认真预备讲章,很努力默想神的话,也很追求与神亲近;事奉时间一久,讲道次数多了,场面见识广了,这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有的不预备讲章就直接上台讲,有的聚会前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才去看圣经、找经文,草草预备,敷衍了事。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为消磨讲道时间,就大讲笑话、空话、大话和废话。没道可讲,就讲时事新闻,就讲俗事陋习;有的只能不断地读经文,让信徒翻圣经,或者一直叙说圣经的故事,却没有作出一点的分析、解释。曾有信徒告诉我,在台上“油腔滑调”,一付“走江湖、卖膏药”形象的传道人,如今越来越多。
因为讲台工作的质量没有提高,加上有的传道人害怕讲道而出现的塌台、空台现象,导致信徒来参加聚会的兴趣和热情不高。试想一下,信徒们带着一腔热情、兴趣来参加聚会,本期望传道人能活泼生动地将神的话语、圣经的真理供应给他们,安慰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的灵命得以长进,对生活和信仰充满更大的信心和兴趣;可是,没想到台上的传道人却无精打彩,一付没有信心、失去热情的样子,而且所讲的道既缺乏内容、没有亮光,又不生动、形象,如何不让信徒产生灰心、失望?如何能叫信徒热心起来?
四、信仰趋向世俗
如今的社会,罪恶泛滥,世风日下,世人只注重于追求金钱、名位、权利、享受,浑然不顾什么道德、人格以及社会制度、国家法律。当今的教会和传道人也正受着这股罪恶世风的影响,抽烟、酗酒、打牌、玩麻将、看色情影碟等世俗人所做的事,已在有些传道人的生活中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遍化。一则因着这些世俗的享乐,使传道人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来读经,祷告,预备讲章,探访信徒;二则因着这些世俗化的表现,使传道人的身上丧失了吸引人的东西,从而不能吸引不信的人来信主,也在信徒当中丧失了威信,致使工作没有果效,甚至因着这些世俗化的表现,而绊倒了一些信徒。
【结语】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我们在这台戏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以及演得怎么样,均将影响到世人,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将来在神面前是受罚还是领赏。亲爱的弟兄姐妹,请记住保罗的教导:“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林后8:21)、“留心作正经事业,这都是美事,并且与人有益”(多3:8)。
小编推荐 文章都是 浥心苑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愿基督的爱常与您同在!如果喜欢您喜欢浥心苑的文章,可以免费订阅,可以 分享给更多的人,搜索:浥心苑(或长按识别关注)。
温馨提示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