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孔子父母亲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在解决了孔子父母的“野合”是否合于礼之后,我们要讨论的是孔子父亲与母亲的爱情、婚姻与家庭。
这里有一个问题挺有意思,那就是叔梁纥和颜徵在(从本节开始,本文所说的“征在”一律改为“徵在”)的“野合”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认为,叔梁纥与颜徵在的“野合”,是在叔梁纥上颜家求亲之后。
也就是说,孔子父母的成婚,仍然是经过媒聘这一环节的。
至少,是经过了求亲与求婚这个环节。
有了这样的环节,很多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了。譬如,“野合”之事,至少是合于礼了。
但在张秉楠所著《孔子传》中却认为叔梁纥与颜徵在未经媒聘而先行自由相会与结合。
事实情况是,叔梁纥是先去颜家求亲、颜家三女儿颜徵在愿嫁之后才有“野合”之事的。而且,“野合”之事,似乎更像是一种祷子行为。
我们看《孔子家语·本姓解》可知:
……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勇,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这一段的意思是:
叔梁纥有九个女儿而无儿子。叔梁纥的妾生孟皮,孟皮字伯尼,脚有毛病。于是叔梁纥向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小女儿叫徵在。颜父问他的三个女儿:“陬邑孔氏的父辈和祖辈虽是士,但他们的祖先是圣王的后裔。现在求婚的叔梁纥身高十尺,武力绝伦,我很看中他。虽然年龄大了些,性子又急,但不必担心。你们三人谁愿意做他的妻子?”大女儿二女儿都不说话。徵在走上前说:“听从父亲的安排,还有什么可问的呢?”她父亲说:“就是你能做他的妻子。”就把徵在许给叔梁纥做妻子。徵在去叔梁纥家时,先在宗庙见面。因为丈夫的年龄大,担心不能及时生下儿子,便私下到尼丘山去祈祷。后来生下孔子,所以 名丘字仲尼。
从这里可以看出,祷于尼丘而生孔子,是颜徵在自己个人去的。很多书上讲是两人一起祷于尼丘得子,故有“野合”之说。
这一段还提供了一个信息:叔梁纥是经过了正式的求婚的。因而,也就再一次说明,叔梁纥与颜徵在的“野合”,恰恰是一种“受命结合”。
有些书上讲孔子是私生子,且认为,一些所谓合理的解释只是为圣者讳而已。但据现在的有关资料看,显然非是。且钱穆先生的《孔子传》中也明言孔子非私生子。
至于孔子父亲出妻,实乃出施氏。施氏生九女而无子,这是叔梁纥出妻的理由。可能后来的人,误解成颜徵在被出。所以,有的书上写孔子出世之后便被叔梁纥赶出孔家,带着襁褓中的孔子离开了孔家,二三年后,叔梁纥去世。(此种记述详见张秉楠《孔子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12月。)张秉楠也因此认为颜徵在的身份是妾,是被施氏赶出孔家的。
实际情形应该是叔梁纥去世后,颜徵在无法在孔家立足,于是带着儿子离开了孔家,去到了曲阜阙里。至阙里是一个什么所在,我们后面再与大家详述。
而这一段中,最为重要的信息,肯定是来自孔子外公的一句话: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颜襄是认定叔梁纥为圣王之后的,他也因此认定,女儿如果嫁给叔梁纥,如果真能遂愿得子,其子嗣也必定是圣人之后。
事实正是如此,孔子在十七岁时便已得到“圣人之后”的名号,而且,这一名号来自于三桓之一的鲁大夫孟釐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我们也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本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到他的另一个先祖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朝,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敬,所以正考父鼎的铭文说:‘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而受。走路时顺墙根快走,也没人敢欺侮我;我就在这个鼎中做些面糊粥以糊口度日。’他就是这般恭谨节俭。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这一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继承了卿位。
《史记》中所提到的孟釐子,就是孟僖子(?—前518年),姬姓,孟氏,名貜,谥僖。春秋后期鲁国司空,三桓之一,孟孝伯之子。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到达楚国皆不能以礼处理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嘱咐二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侍孔子。
我们认为,既然孟釐子在孔子十七岁时嘱咐其子师侍孔子,是因为孔子乃圣人之后,那么,十七年前,颜家家长颜襄,也一定知道叔梁纥同样是圣人之后,也因此而知颜家女子嫁于叔梁纥乃是因为叔梁纥是要生一个健康而优秀的儿郎以承其家业与声名的。
那么,孟釐子认定“圣人”的根据是什么呢?
我们从文献中可知:
孟釐子认为,孔子的先祖中弗父何和正考父有明德,是圣人。
弗父何是孔子的十世祖,也是孔子先祖中第一个从宋国公室中分立出来、由公子转变为卿大夫的人。弗父何是宋湣公的长子,按照当时的继承传统,长子应该继宋湣公之后而成为宋国的国君的。可是,宋湣公死后,没有把君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炀公。弗父何沉默不争,可是,弟弟鲋祀不干了,他杀掉了叔父炀公,欲立哥哥弗父何,弗父何让而不受,鲋祀便自立为君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厉公。
在这次事件中,弗父何有两次不凡的表现:一次是不与叔父争位,一次是让位给弟弟。
在古代,让位即让国,这是一直受人称颂的至德,被认为是圣人之事。
让国之事,首称尧舜禅让。其后,还有泰伯让国之事。泰伯是周人先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次子曰仲雍,三子曰季历。季历的儿子即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幼秉赋异常,很讨古公亶父的喜欢,认为他能光大周人的事业,于是想传位给他。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意,约二弟仲雍一起出走,到了南方吴越之地,断发文身,不再回来。孔子对此称赞不已,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他以谦恭、俭朴和熟悉古文献而著称于世。正考父曾连续辅佐宋国三君 戴公、武公、宣公,都是位在上卿,权高势重,地位显赫,然而,他不但不骄傲自满,反而愈加谦恭俭朴。《左传》昭公七年记正考父在一只鼎上自制铭文曰:“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此外,正考父还是一位熟悉礼乐、爱好历史,具有很高文化水平和艺术才能的人。据说,《诗经》中的《商颂》部分就是由他校订整理的。今存《商颂》五篇,是宋国祭祀祖先的乐歌,内容是对祖先功业的赞颂。如《玄鸟》篇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殷武》篇中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的诗句,歌颂了祖先承天有命、威武建国的历史功业。
弗父何和正考父有圣明之德,在当时人看来,祖宗积德,子孙其昌,所以孟僖子认定孔子是圣人之后,将来必成大气候。
因而,我们说,这样的事迹,颜氏父女一定知晓,否则,也断然不肯成就这桩婚事。
《孔子家语》中叔梁纥求婚的情节,在曹尧德、杨佐仁、宋均平的《孔子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和毕宝魁的《孔子传》(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20年9月)里都有现代小说版的描述。我们这里便不作赘述与展开。
叔梁纥和颜徵在一定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爱情时光,老夫少妻,美女英雄,他们必然有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从颜徵在坚毅地选择叔梁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曹尧德、杨佐仁、宋均平的《孔子传》(以下简称曹著《孔子传》)和毕宝魁的《孔子传》(以下简称毕著《孔子传》)中,这一对老夫少妻的爱情生活都有文学性的描写。但在曹著《孔子传》中,颜徵在以妻子身份立身叔梁纥身旁时,施氏也同时在室。这一点可能不太准确。当然,如果是这样的情形,也就意味着张秉楠《孔子传》(以下简称张著《孔子传》)中所认为的颜徵在刚生下孔子不久便与叔梁纥家决裂,而“叔梁纥负有重要责任。这一点深深伤害了徵在的感情”。
而毕著《孔子传》则描述了叔梁纥和颜徵在一起度过了三年美好的爱情时光。在叔梁纥去世后,颜徵在才带着儿子(曹著《孔子传》则认为还带着孟皮)去到了曲阜阙里居住。
曹著《孔子传》显然文学性色彩过浓,该书中称叔梁纥的小妾(即孟皮的母亲)是被施氏毒死的,而且叔梁纥本人也有被施氏毒死的可能。叔梁纥死后,主要就是施氏对颜徵在施压与打击,迫使颜徵在不得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叔梁纥的家。
曹著《孔子传》可能有很多失实,譬如,颜徵在自始至终都没有告诉儿子其父的墓葬所在,在儿子面前,也绝口不提丈夫的一个字。但是,该书中关于孟釐子所讲述的圣人之后的原因,孔子先祖的故事,都是通过颜徵在的嘴说出来的。这显然与史不合。因为颜徵在对儿子一直讳其父之墓,离开叔梁纥的家以后,颜徵在似乎绝口不提叔梁纥家事。
这可以看出颜徵在性格的倔强与坚忍。
但显然,孔子父母的婚姻与家庭是有问题的。老夫少妻,即便在现在,也会受人诟病。颜徵在是被赶出孔家的,其后,我们看到,颜家也没有接纳她。她一直不肯对儿子说出其父的墓葬所在,一方面,可能是真不知道其墓葬所在,另一方面,也多少对自己当初贸然选择叔梁纥有一些后悔,对其丈夫没有能在生前将他们母子的生活作出合理的安排与安顿多少有些心存懊悔与决绝。
孔子父母得以合葬,是孔子自己打听并努力的结果。孔子也以这样的方式,修复了他们母子与孔家的关系。后来,他还做主将孟皮的女儿嫁给了南宫括。
关于这一点,白平所著的《孔子传》(求真出版社2012年8月,以后简称白著《孔子传》)中多少作出了一些合理的描写与推测。
另据曹著《孔子传》所描述的,孔子是一个丑男孩子,从小命运不济,生下来后,据说叔梁纥嫌其丑陋,已经扔掉了,是颜徵在呼天抢地地回到尼山上找到了被弃的婴儿孔丘。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描述,文学性似乎太强了点,因为,其他《孔子传》中,似乎都没有提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