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资江文化】龚宏波|童年记忆

美文|好诗|诵读|书画|摄影
资江文化 微刊总·2018年第257期

作者简介
龚宏波,网名徐无鬼,既不良于言,也不良于行,但喜欢文字,在资江边上生活了四十多年,对她有很深的感情,所写的文字大多围绕着资江和在资江边长大的日子。一辈子虽然很少离开故乡,但仍然怀着深深的乡愁,我的乡愁就是再也无法重返的童年。
童年记忆
文/龚宏波
和无数的中国人一样,毛爷爷一句话就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那一年,老人家说:要把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下放到农村中去。于是,我还没出生就“下放”了。1968年冬天,妈妈挺着大肚子,带着还处在混沌之中的我,离开益阳,和爸爸一起来到了60里之外的洞庭湖畔。 1969年春天,我出生了,在那里长到5岁才返城里。那5年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象保存时间太久的老电影胶片一样,模糊而不连贯,我永远不可能记起,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第一眼从这个世界看到了什么,我第一次微笑是为了什么……总而言之,那一段日子,留给我的记忆,永远是隐隐绰绰的片段,是再也不能还原的印象,是无法定影的底片:照片上的影象跳跃不定,稍纵即逝…… 在乡下,当我走出襁褓,以孩子的眼光打量周围的时候,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奇妙的世界之中:寥廓的天空下,白云悠悠;房子前面和左边各有一道高大的大堤,大堤身上长满了青草,堤外是漫无边际的平地,直接通到洞庭湖。大堤内就是我们的“公社”所在地。大堤如一个坚强的卫士,拱卫着公社的种种建筑,政府、学校等……现在想来,那个地方应该是围湖造田形成的“垸子”。这种“垸子”在洞庭湖区到处可见,是从陆地向湖中伸出的一个个人工半岛,前面和两旁共有三条大堤,身后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冲击平,大堤以内的地势和湖水一样高甚至还要低。涨大水的年份,大水把堤冲倒了,称为“倒垸子”,是很可怕的事情,有人说是“八百里洞庭湖要归原了”,整个“垸子”成为一片泽国,死人无数。
我童年时住的地方既然是个“垸子”,那它应该是被三道堤围着:除了我记忆中的前堤和左堤之外,应该还有一道右堤。但右堤离我的世界太远了,我根本没一点印象。我只模模糊糊地记得自己住的地方:公社卫生院。 卫生院是一幢长长的二层楼房,似乎很高大(这很不可靠,因为在小孩子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高大的),房子上似乎还镶嵌着革命时期那种激动人心的标语和图案——总之,以当年农村的审美来看,这是一栋幢规格的房子。住在这幢房子里的人应该也是高规格的。我在这所“高尚住宅”里经历的许多童年琐事,有的是我自己模糊的记忆,有的是全家共同的回忆……

树妈妈
大概每个孩子都一样,当他们有了“我”这个概念后,都要问父母,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一天,我也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能妈妈当时是抱着我站在窗边,她随手一指远处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说:“你是那个树桠里结的。”没想到我是这么个来历,我楞住了,简直不敢相信,但妈妈亲口说的话,我又不得不信。我瞪大眼睛,半信半疑地看着妈妈。看我这个样子,妈妈一下子严肃了,她收敛起微笑,摩挲着我脑袋上的发涡,认真地说:“看看,看看,这里就是蒂芭,你就是通过这个蒂芭结在树上的。”有“蒂芭”为证,这下我完全相信我是树上结的了,脑海中立刻出现了这样一副美丽的景象:秋天来了,大地一遍金黄,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棵树的树叶掩映间,结满了孩子,密密麻麻,粉嫩肥胖,一律光着身子,微笑着在风中轻轻荡漾。爸爸妈妈提着一只油亮的竹篮子来到了树下,昂起头仔细地挑选着。树上的孩子有男有女,都很可爱,统统笑容可掬地望着爸爸妈妈,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爸爸问妈妈:我们是要个男孩还是要个女孩呢?妈妈想了想,说:要个男孩吧,我们家里都有两个女孩儿了!看了一会儿,妈妈指着树梢上半遮半掩的我说:就是他吧,这孩子挺好的。于是爸爸踮起脚尖,小心地把我摘了下来,和妈妈一起,轻手轻脚地把我放进了竹篮子里,提回了家……从那以后,每次看到那棵树,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真的象孩子看见了妈妈一样。有时,她在我的眼中,不再是一棵沉默的树,我觉得她就象我那些乡下朋友的妈妈一样,梳着一个短短的发髻,象鸭子尾巴一样翘起,穿一件深色的斜襟罩衣,里里外外的忙碌着。仿佛中,我觉得她是我另外一个乡下的妈,和我那个从城里来的、在卫生院当医生的妈妈不同。
妈妈们
我之所以轻易地接受了“树妈妈”这个概念,是因为在我的童年,“妈妈”并不是单数,她永远以复数的形式存在着。我有好多个妈妈,除了自己的亲生妈妈以外,妈妈的同事,只要是年龄和妈妈差不多的,我也一律叫“妈妈”,这样的“妈妈”我有五、六个,怎么会在乎多一个“树妈妈”呢? 那一年,新疆的姨妈回湖南探亲,到了乡下去看望我们全家。和姨妈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儿子,我的表哥。表哥当年3岁多,比我大一倍,自我意识也更强。看到我追着邻居周阿姨叫妈妈,他看不下去了,操着新疆味的普通话数落我:哎呀,你不要叫人家的妈啊! 在我女儿一岁多时,春节我从广东回来过年,她奶声奶气地向我炫耀她的“妈妈们”:有丽丽妈妈、有明明妈妈、有哇哇妈妈……这时,我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到处叫人“妈妈”的日子,呵呵,那时候我还有个“树妈妈”呢!

舅舅们
和妈妈年纪差不多的女同事,我叫她们“妈妈”;和妈妈年纪差不多的男同事,我叫他们“舅舅”。 那年头,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关系特别很融洽。妈妈们和舅舅们平时都在卫生院上班,也都住在那栋楼里,上班时是同事,下班了都是邻居,在一起其乐融融。一个长长的筒子楼,家家户户亲热地挤在一起,白天都不关门,任由小孩们随意地在各家串进串出。 妈妈比我大28岁,当我到处追着人叫“妈妈”的时候,她不到30岁。30岁上下,应该是一个女性最美好的岁月。在这个年纪,她们成了自己的小家庭的主人,经济上独立了,人格更加独立,这时候,妈妈们洗尽了少女时期的青涩,能和舅舅们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了。 一天中午,炳舅舅蜷在椅子里正在打瞌睡,鼻梁上架着他那副深度近视眼镜。妈妈和汤妈妈蹑手蹑脚拿来红药水,悄悄地把他的眼镜片都涂红后,再故意在他耳边尖叫一声。炳舅舅被惊醒了,抬眼一看,眼前一遍彤红,吓得他一跃而起,撒腿就往外边跑,边跑边大声呼救:“来人啊,救命啊,起火了……”妈妈和汤妈妈躲在一边,笑弯了腰。 受了戏弄,炳舅舅他们自然要想办法报复。有一天,妈妈正在上班,忽然有人叫她去接电话。妈妈平时很少有电话,只有隔上十天半个月,益阳郊区的外公会到离家几里外的大队部给她打个电话来,聊聊家常。可是外公前两天才来过电话啊,怎么又来电话了,莫非家里有什么事?妈妈忐忑着来到电话前,抄起了听筒。电话里传来一个沙哑的男声,叫着妈妈的乳名:“云儿……”虽然声音肯定和外公的有所不同,但妈妈也没有多想,对着电话就喊:“爸爸,是爸爸吧……”“哈哈哈……”电话里传出炳舅舅的一阵狂笑,“对啊,我是你爸爸啊!”
和尚
妈妈忽然不见了,我哭进哭出到处寻找。不一会儿,眼泪汪汪地找到了地坪里。 地坪旁边的树阴下,炳舅舅和军舅舅正在下象棋。听到我的哭喊声,他们都抬起了头,你一言我一语地逗着我。 军舅舅说:呵呵,好啊好啊,妈妈不见了! 炳舅舅说:我晓得你妈妈去哪里了,要不要我告诉你? 去哪里了?我带着哭腔含着眼泪乞求炳舅舅。 炳舅舅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你妈妈让和尚背走了。 我信了。开始紧张地思考:和尚?什么是和尚?竟然把妈妈都背走了,这“和尚”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想到这里,我吓得都忘记哭了,呆呆地想着什么。我想起了先前看到的可怕的事:一只大虫子伏在树枝上,全身翠绿,身子很长,腰肢细细的,瞪着两只灯泡似的大眼睛四处张望。但最吓人的是,它的手是两把威风凛凛的绿色大刀,看样子很凶狠。它伏在树枝上纹丝不动,全身上下只有大眼睛在滴溜溜地转,看见了我,似乎露出了狰狞的笑脸……我仿佛记得,妈妈就是在我看见这个虫子时不见了的。这么说,它就是“和尚”吧,是它把我的妈妈背走了!想到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悲从中来,号啕大哭,一直哭到妈妈忽然又出现在我面前,我才破涕为笑:原来妈妈没被和尚背走啊!
欢迎光临&资江文化
资江文化平台编辑部
荣耀顾问: 丁力
顾 问: 郭辉 何青峻 杨放辉 陈丽君
龚晓青 陈慧飞 郭智孚 付明
厉雄 静好
总 编: 曾灿颖
编 委: 欧阳芝兰 杨一之 钟爱群
刘建训 何曲强 朱兆盟
丁锦群 林小平
朗诵嘉宾: 海的女儿 莲心 师雁平
健美人生 张勇 月之媚
北北
资江文化欢迎您
 
投稿之约投稿邮箱:2829765785@qq.com
主编微信:zcy13245029979
请附作者简介及近期照片;需为首发原创,体材不限,文责自负;
赞赏费10元内作为平台编辑费用,十元以上60%归作者,40%维护平台发展。
阅读量达500时,作者享受鼓励奖10元,每月的月中和月底结算稿酬。
你来,我在!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世界认识资江,让资江走向世界!
谢谢阅读,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