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小常识

【滑台文学】向往石咀茶山(作者:张 杨)

向往石咀茶山

作者:张杨(基诺族)

向往攸乐山东部的石咀老寨茶山,割舍不下的一门心事了。尚未挖通民用公路之前,给人的感觉石咀山寨很遥远,躲藏在原始森林中的雨林深处。听父亲讲,1973年,他在基诺洛克公社读附设初中时,跟随曼武生产队,驮国家公粮余粮的牛帮,徒步去曼武村,到他姐姐家玩,途中经过石咀老寨,初知晓石咀这个古老的山寨。

近年来,父亲,由于创作的需要,不断的走进家乡攸乐山各村寨,他三次走进石咀老寨,实地采访历史和现代变迁的点点滴滴中的素材。父亲说,老百姓的故事中,他们最热门谈到的话题,就是中国普洱茶,曾经古六大茶山“攸乐之首” 中的石咀茶山发展。

这次我和原《太阳鼓》杂志,几位同志到石咀采访。我们从景洪出发,要到达石咀老寨,有两条民用公路可选择走,第一条路,从基诺族乡府的巴朵村岔口穿越石咀一队,途经浩瀚的森林,沟谷纵横,崎岖蜿蜒的山路,直接到达石咀老寨。第二条路,从省道213,小腊公路13公里碑,岔口至茶地村、扎吕村、巴雅老寨、茄玛、生牛等多个村寨,穿越崇山峻岭,直接到达石咀老寨。

石咀老寨是一个古老久远的山寨,该村坐西朝东,保持着基诺族干栏式木结构穿斗房,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琉璃瓦楼房相结合,纵横交错的建筑,地处橫断山脉的半山腰中,寨子四周森林覆盖面积大,雨量充沛,长年云雾多,雾海甜梦的地方。站在村寨子中间文化娱乐室,台头仰望寨子背后气势磅礴的靠山杰卓山脉,就像顶着天似的。消散的云,在风的作用下,山峰上的大气层中快速移动,一朵朵洁白壮观的云朵不知飘向何方?由于寨子居住的山势有些陡峭,平地少而狭窄,多年以来,人口不断自然再增加,限制着寨子自然扩张的生存空间和生产力的发展。1966年,从石咀老寨分离出来一部分,迁居现在的石咀一队。1976年又分出来一部分迁居现在的石咀新寨,分成三个寨。这样,分散居住,把有限的生存资源空间得到了合理配置。

他们经济主要来源,中国普洱茶、砂仁药材、橡胶业、野生红菌、野生木耳、干笋、野生蜂蜜和家养蜂蜜、本地小耳朵黑猪、土鸡等。

2011年12月,我父亲和云南省民委农村工作队的同志,一起走进石咀老寨茶山,基诺族创世主女神“阿嫫腰北”遗址进行考察。

父亲说,在寨子小罗夫妇陪伴引路下,小罗驾驶方盘式拖拉机开到资切家茶山,拖拉机开到尽头了。只有改成徒步前行,顺着古代马帮道,千万人走过的足迹,朝西方的方向走,父亲他们走了约一个半小时,杂草纵深,陡峭森林的茶山路。父亲说,感觉很累,走了一阵就引起腰酸痛,小腿酸软而无力,全身不知是清晨草尖上滴落的露水珠,还是浑身自然出冒出汗水,已经是全身都是汗流浃背了。

我父亲是从小在大山深处牛背上长大的山娃,不怕吃苦,只要他要去的地方,选定的目标,他从不为艰难险阻发愁。在高的山,在远的路,挡不了我父亲前行的脚步。他们在途中前行时,好心的小罗,还给我父亲他们一人砍了一根拐杖,走走停停的坚持到达了传说中的基诺族女神创世主“阿嫫腰北”遗址的杰卓山主峰山脉。

2018年12月8至9日,这次,我在父母和张鉴老师陪伴着,在石咀村茶农琪英姐姐,车明弟弟的组织下,许多村上茶农,还有身穿基诺族服饰三个少年儿童,乘坐车明弟弟驾驶的皮卡车,其他人驾驶着摩托车,浩浩荡荡的一同走进了石咀多座茶山。

站在海拔1860米的杰卓山,小黑江面吹来的阵阵爽朗的清风,仿佛吹拂着我的心灵。在名山“阿嫫腰北”遗址的主峰上,遥望神奇的孔明山,气势磅礴的耸立在小黑江对岸,离我们一江之隔,很近的样子,可驾车行驶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孔明山,人走需要一天的行程。

在基诺族民间中,多少年以来,神话般的传说,杰卓山是基诺族美女,孔明山是基诺族帅哥,一对好兄妹。远古时代,宇宙洪水泛滥时,杰卓山和孔明山,被小黑江隔阻了,永远成了遥遥隔江相望的兄妹俩。

再远望北端方向小黑江源头,景洪市大渡岗乡、勐旺乡、勐腊县象明乡,三乡地界交汇在两岸,一座座连接的山脉,郁郁葱葱的森林植被,在蓝天白云下覆盖着小黑江两岸,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植被不断的浮现在眼前,这些森林里,长期住守着永久性的居民,野生亚洲象,也是多个象群世代居住的天堂乐园。

好啦。在主峰上气歇够了。我们再向西方向森林前行,穿越森林20分钟的行程,走进了森林中的一大块平地上,南边两个大棚黄竹篷,一棵棵旺盛的竹子高耸入云,出现在视野里。我说,这里完好无损的森林植被,平整的大地,特别适合人类居住的最佳地方。

茶农们告诉我们,森林平整的这一块大地,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基诺族女神“阿嫫腰北” 故居遗址了。但“阿嫫腰北” 是传说中的神,谁也确定不了究竟是不是女神的故居遗址?也没有史书记载,但人间有传说。敢肯定的是石咀老寨的旧址,因缺水而后来人们迁出了此山。

嘿,我多年向往的杰卓山,神奇的女神家园,今天我终于梦圆了,我给女神故居躹个弓,愿女神来保佑我们,让基诺族群众早日走向富有的明天。

离女神故居,两百多米的森林中,生长着东一棵,西一棵的普洱茶古树,与森林一同生辉,其中最大一棵如洗脸盆一般大,离地面高10公分处,20世纪60年代,农耕时期,播种旱谷地时,多次轮种而被砍断了树本,根部围径1.3米,分成7枝分杈,最大的3枝,围径26公分,高5米。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那时至今没有人破坏过这片肥沃的森林了。考察这片古茶林时,发现森林植被覆盖面积比较大,有些珍稀的古茶树,森林密集而被蚕食了,有的地方,粗壮的古茶树,迎风招展在森林里。

走完这片茶山之后,返回了原路,又不断走进其它多个茶山。如:本寨李卫东(阿培)家古茶山,卓他坡古茶园,一棵棵古树茶,高1米60公分处,早年被断枝过,古树茶围径,30至80公分大,也有许多紫金茶,又称紫芽茶是茶中之茶。下方有两棵古茶树,树高无法采摘,茶农打起木架,登爬在高处树杈枝上,慢慢采摘。

石咀茶山有楼斗,阿叠、勒么、笛白、楼斗乌科、卓踏坡、切泽、切么、阿徳叶洛、纳白、洼窝得、一朵茶山,共12座茶山,500余亩,大部分1965年到1985年,逐年种植的茶,古树茶有15000株。从史书中记载,民间传说,明朝时期就有石砠茶山。到了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攸乐山茨通山寨设置“攸乐同知” 时期时,茨通(城)山寨,是当时是攸乐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候攸乐山东部石咀茶山是最旺盛的时期。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攸乐人(今称:基诺族)而言,当然没有那个朝代,植茶的年、月、日。更没有什么准确时间表,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石咀茶山,曾经普洱茶潮起潮落的年代,还是茶业不断攀升的今天,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攸乐名茶山之一的地位。20世纪80代种植的那些荒山茶树,希望茶农尽早恢复自然生长的植被,保持茶山纯天然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形在必行,是提升茶质保证。祝愿石咀茶山的明天更加美好。

注释:时称攸乐山、基诺洛克公社(今称:基诺族乡)石咀老寨(今称:洛特老寨小组),曼武(今称:阿窝绕),前面地名他称,是清朝攸乐茶文化时期通用,后面刮号里是本民族语言,民间双语都使用。

2019年1月1日于云南基诺公主办公室

作者简介

张杨(阿布基诺),女,基诺族,1984年生,本科双学历,中共党员,出生于军旅作家家庭,原籍:云南景洪市人,现居西双版纳、北京。云南基诺公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女企业家分会副会长。鲁迅文学院第8期少数民族文学培训班学员,参加过全国、省级举办的6次文学创作培训班学习。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世界华语作家联谊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双版纳作协会会员。诗歌、散文作品,散刊于州、省、国家级等报刊、杂志、网络和文学丛书上,并多次获文学奖。

HuaZhouZongHeng

“滑州纵横”微信公众平台来稿邮箱:

HuaZhouZongHeng@126.com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