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散文荐读】黄铁军:原味米粉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2021年的遇见是个缘
作者简介:黄铁军,男,都安人,喜欢阅读,喜欢用文字表达心声,作品散见于自媒体平台,现供职于都安县百旺中学。
原味米粉
文/黄铁军
昨天,有个外地工作的朋友来到百旺玩,故地重游。他激动的心情,早早写在脸上了。久未见面,我必须备一杯薄酒,入席后,我们开怀畅饮,直喝到掏心扒肺、哭诉往事时,才停杯搁碗,卧床而眠了。
第二天醒后,朋友对我说,挺怀念读书时,学校桥头的那家米粉店,早餐就去吃粉吧。我懂得朋友的念旧之心。其实,那家米粉店早已换了几茬老板。我们读书时的黄老板,现在正拄着拐杖“漫步广西”,一高一低走在乡间道路上。
我说,街上有那么多的米粉店,在哪家吃又不一样呢。我朋友说,可以。我便找一家公认是最好吃的粉店,应付一下。朋友嗦了几下,对我说,这米粉怎么丢掉当年的味道了。望着他,那吃相太扭曲,我直摇头。是的,当年我们吃粉,不仅要填饱肚子,更是一种情趣或是一种身份吧。那时候,并不是来赶街的人,都能进粉店。只有工干的人,才能骄傲的坐在粉店里,慢条斯理挑粉来吃。
我很小的时候,特爱吃米粉。每次吃粉我都先喝汤,然后才吃粉,因此,每一碗米粉,都被我吃得一干二净。八十年代初,人们的口袋还不够硬,来赶街,吃粉,与现在人们买奢侈品一样神气。在我们农村,只有重病的人,才有资格吃湿米粉,我们也习惯了去探望老人,必须买湿米粉。我有位堂叔,小时候,有一次,他想吃粉了,就装着肚子疼,痛苦地躺在床上,叫他母亲买点粉来煮,然而,那天不是街日子,没有粉卖,我叔公随便炒了半斤玉米给他吃,第二天,他病好了,蹦蹦跳跳跟小伙伴下河钓鱼摸虾。在我们隔壁村,有位老人在开村会时,高声呼喊道,林彪天天都吃米粉了,还不知足,反党干嘛?是啊,当时米粉,确实是每家每户的“佳肴”。
因为父亲在外工作,每次回家,他偶尔买点米粉回来。但我们煮的米粉是清汤寡水,无肉无配料,点几滴酱油,煮出的米粉,远远没有粉店煮出来的味道,但我还是吃得有滋有味,让人无比羡慕。我认为,现在的米粉,它的味道与否,来源那锅汤水。那汤水,总会让人留恋、回味。
记得我读初一的时候,有一天街日子,母亲给我五块钱,去买一些物品,顺便带小妹去吃粉,我很高兴。我挺佩服母亲,她虽文化不高,但心算却十分准确。她交代购买的东西,凭我怎样精打细算,最后空剩一碗粉的钱在手中。我带小妹进一家粉店,买了粉。当我端着米粉到桌上时,小妹很沉静,她一言不发,但她的双眼很贪婪的盯着碗里。我想,要贪小妹吃粉梦,破灭了。我装着还要买东西,失落地走出粉店。
米粉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那么爽口,但囊中羞涩,令人心酸。
有一年去桂林参加函授学习,一下火车,我就到附近的一家粉店,先来一碗桂林米粉解解馋。桂林米粉很有劲道,吃得挺诱人的。我刚吃完,见一家四口人,也进店来,一看打扮就知道,他们是从山里出来的。母亲招呼三个小孩坐下,自己拿出两块钱,颤抖的递过去,然后端出一碗米粉,放在桌上。我很好奇,四个人怎么分这碗粉。从他们疲惫的眼神中,猜出是坐长途车来,现在一定饿极了。
母亲端来三个空碗,把米粉分为四份,又叫老板多加点汤。只是她的那碗略少,最小的略多。三个小孩,大的约十岁,小的不超五岁,他们安静地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地望着母亲。出乎我意料,分完了米粉,他们并没有开吃,等待母亲发话。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背包,从里面取出了四个馍馍,分到小孩手中,然后才动筷子。他们一边吃粉一边啃着馍,没有讲话。城市的喧闹繁华,这与他们无关。看着他们一家人,日子是过得寒碜,我却挺羡慕他们的宁静,但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我参加工作后,曾在加贵中学附近开了一家粉店。由于经营不善,不久就闭门谢客了。粉店是由我小姑来打理的。小姑总说,我老是给学生赊账,每碗还多添粉,不倒闭才怪。是啊,学校附近开的粉店,目的要赚学生的钱。但加贵这些学生,大部分从山里来,都是穷学生。家离学校又远,有的学生要走五六小时才到学校。每周末回校,来吃粉时,他们都要求我加点粉,望着他们瘦弱而疲惫的身影。我弱弱地多加了一点,不想这一加,把我的利润全加进去了。有时,他们说没有现钱,先赊账。我又怎能狠心,让他们饿肚子上课呢。我的日记本里,还夹有学生几元十几元的账单。我知道,他们家里并不富裕。能从山里到这里读书,已经很幸运和骄傲了。这些米粉,又不值多少钱,权当奖励和扶贫他们罢了。
浓浓的米粉味,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淡出尘世。现在大街上,牛杂粉,羊肉粉,猪脚粉,鱼粉,海鲜粉,花样纷呈。近年来,到处挂有割肉煮粉,不管割多少肉下锅,都煮不出当年的味道。那不是米粉味道变了,而是时间在冲淡我们的口感,冲击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米粉已不是当年的奢侈品。当我们回不到从前,也就尝不出生活的原味。浓浓的米粉味,只存在记忆里了。
投稿须知:一是关注本公众号;二是投稿可加微信号:wyh07785126或者发稿子到邮箱:jinzhutan8818@126.com,并附上作者简介和个人图片;三是平台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允许修改请作者在文末声明;四是原创作品获得的打赏60%支付给作者,单篇阅读量达到200次及以上并满50元支付,其余留平台用于有关活动;五是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不接收别的平台已经采用的作品,平台只收原创首发稿件,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本平台隶属于都安县作家协会,平台优秀作品选登于《都安文艺》,或者向公开发行刊物推荐。
平台编辑:韦云海 、蓝柳节。实习编辑:赵慧明、高红欣、黄德梅等。
公告:为了把翠屏文学沙龙平台做得更好,让更多的文学新人快速成长,拟定:从元旦起,开始招募组稿人员,招募平台编辑,招募平台签约作家。有意者请加微信(wyh07785126)联系咨询,欢迎文友们加盟,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扫码关注我们如果阅读与写作成为您的一种习惯,那么您就是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