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小常识

【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1年03月12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天地发表作者张永康散文《盐边北部五景》
★中国纪检监察报文苑副刊发表作者汪曦永散文《滋润梦想与希望》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发表作者桑飞月散文《花的信》
★牛城晚报牛尾河副刊发表作者郝红霞散文《自在啼》
★河南日报人物时空发表作者韩峰散文《春耕时节忆春犁》
★洛阳晚报三彩风副刊发表作者周明金散文《棉籽油炸鸡蛋》
★京九晚报新人新作发表作者王甫海散文《忙趁东风放纸鸢》
★商丘日报梁苑副刊发表作者宋扬散文《大地晒冬》
★周口晚报铁水牛副刊发表作者董雪丹散文《野豌豆:翘然飘摇的“薇”》
董雪丹/野豌豆:翘然飘摇的“薇”(散文)
翘摇,看到这两个字,就想到一片片柔婉的叶子在纤细的藤蔓之上翘然飘摇。翘摇,是野豌豆的另一个名字,形容草儿的形态,既美又精准。此名来自《本草纲目》:“又有野豌豆,粒小不堪,惟苗可茹,名翘摇……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  
名字再美,也是野草,一旦在哪里扎根,很快就蔓延成一片,春风一吹,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它。野豌豆从根部长出数根长长的茎,羽状复叶前端生有柔软的卷须,可以缠绕在其它植物上。茎与叶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却是柔中有韧,顽强生长。
惊蜇节气刚过,在单位院子里随意走走,就看到野豌豆在春日的暖阳下开出了第一朵欢喜的紫红色小花,很明媚、很夺目。要不了多久,朵朵小花就会像星星点亮夜空一样点亮一片草丛,也会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绿叶间翘首。如果把花朵放大,会分不清究竟是蝴蝶变成了花儿,还是花儿变成了蝴蝶。
妈妈住的小区院子里,到处都是这种野草,一直喜欢它叶的柔,也喜欢它花的媚。初夏,它的花朵变成了小小的豆荚,当时只有两岁的小侄女兴奋地喊:“豆角,豆角!”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对它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虽然喜欢,却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于是,开始真正用心地去认识它,知道了它叫野豌豆——怪不得结豌豆荚似的果实呢,只是冠了一个“野”字,野生野长,看起来比豌豆荚瘦小苗条多了。它还有别名大巢菜,更多的名字中都带个“豆”:救荒野豌豆、马豆草、野绿豆、野菜豆等等。
今年雨水节气时,已经九岁的小侄女喂小兔子吃草,草儿看起来嫩生生、水灵灵的,是妈妈在小区院里采来的野豌豆苗——反正这草不种而生,摘之无穷。我对小侄女说:“这种草我们也可以吃。”她一脸的疑惑,就像没经历过饥荒的人无法体会救荒野豌豆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妈妈接着我的话说:“是哩,可以裹上面,蒸着吃。”
我也采摘过野豌豆的嫩茎叶,焯水、凉拌,入口有青草味。野豌豆的果实就是缩小版的豌豆,《救荒本草》说:“采角煮食;或收取豆煮食;或磨面,制造、食用与家豆同。”豆荚我还没尝过,据说味道很清新,比毛豆要鲜嫩些。需要提醒的是,野豌豆在花期是有毒的,采食需谨慎。
这么常见的野菜,还有一个极美丽的名字——薇。
薇,名气很大,负载着一种古老的文化记忆,从《诗经》里翘然飘摇至今。  
《诗经·采薇》,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也就是从薇绽出嫩芽,到芽叶长大,叶片变得肥嫩,再到叶茎变得粗硬。从鲜嫩到老去,从草儿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到时光的流逝,看到生命的消长,从而可以想像戍卒思归之情的迫切。
《诗经·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登上高高的南山,随手却无心地采摘着春天里新生的薇,虽然手中的动作没有停止,但却心不在焉。春天里,随着草儿一起生长的,还有诗人心中深重的思念。将自己的柔情赋予在这种柔软的草儿之上,无心的植物也有了情感,有了忧伤。
不止如此,“采薇”还被文人视为归隐的象征。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想让叔齐继承自己的王位,而叔齐欲让位于长兄伯夷,伯夷不肯违逆父命,于是兄弟俩一起归隐于山野之间,采薇而食。辛弃疾的“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就是在说西山采薇的典故,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也在追怀古代的隐士。李唐创作的《采薇图》中,伯夷、叔齐二人相对而坐,中间有一竹篮,里面放的应该就是薇,每每看到,总是看了又看,盼着看清篮中之薇,却总是看不真切。
看不清画中之薇,就看身边的野豌豆,每一次相遇,感觉空气中都飘摇着一种动人的诗意。
★北海晚报红树林副刊发表作者胡晓莉散文《鱼汤》
★南阳晚报星光副刊发表作者魏俊朝散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周口晚报铁水牛副刊发表作者王科军散文《羊肉烩面》
★天中晚报驿·副刊发表作者田春雨散文《海棠花开春满西平》
★驻马店日报副刊发表作者刘静散文《朴实的姜》
★平顶山晚报副刊发表作者钟芳散文《跟随诗人去植树》
★信阳日报百花园副刊发表作者胡殿文散文《山水相依是邻家》
★拂晓报枫叶副刊发表作者张升平散文《桃花历乱李花香》
张升平/桃花历乱李花香(散文)
四季中,我对春天爱的更多一些。
春天的第一站就是立春,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对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以及各种花草藤木的生长来说,立春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立春了,北方的气温仍然很低,而且极不稳定,稍不留意寒潮就会卷土重来。“春天要暖。”母亲生前总是这样告诫我和姐姐哥哥们。三月来了,春天的向暖趋势才渐渐明显起来。
春天是形形色色花儿的天堂。还在二月里,就开始有不怕冷的梅花捷足先登了,有了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一下子蓬勃在身边的世界里。梅花的勇敢,让很多花草信心大增。先是杏花的迫不及待,继而又有棠梨花的接踵而来,再后来就是美轮美奂艳丽娇媚的桃花、李花闪亮登场。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桃李花开罢,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泼辣的洋槐花,火红的石榴花的竞相开放。
有首歌里唱道:“春天里,百花开…..”其实,春天何止是十花、百花,那是万紫千红争相斗艳;春天,也不是你美、她美,那是千妍百媚美不胜收。
在春天的百花园中,最妩媚艳丽的就是桃花了。尽管杏花也美,梨花也艳,但从没有人把她们和少女联系在一起,桃花,也只有桃花才有这样的资格。“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我不知道崔护是不是第一个把少女的脸蛋比作桃花的诗人,但他的这个比喻一定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句。
桃花是聪明的,她知道什么时间来到这个世界才能更让人青睐,所以桃花不选择二月,二月还是早春,她怕料峭的春寒吹皱她鲜嫩的粉脸;她也不选择四月,因为暮春的山坡田野已经变成了油菜花的舞台。桃花选择三月才盛装出场,三月,风温暖了,雨温润了,草萌发了,水清亮了,天高远了,长时间猫在家里的人们这时才纷纷走出家门。
三月的桃花是美丽的,而且那是一种足以震撼人心的美丽。
三月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走进春天,踏青观花,放飞心情。有了游人的加入,三月,就有了比春花更美的风景,比风景更浪漫的情节!在这里我想继续分享那个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大唐,三月,微风徐来,柳枝轻拂,年轻的诗人崔护一个人来到了长安郊外,突然看到一处独立于村外的农家小院,于是信步走到小院前。但见短院低墙,木门紧闭,周围一片静谧。只有一枝鲜嫩的桃花伸出墙垣,无语偷窥着墙外无边的春景。
此时此景,诗人思绪蹁跹,情不自禁地上前拍打门环。不一会从院子里走出一个少女,身材袅娜,面容娇羞。年轻的诗人突然有一种景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连忙谎称要讨一杯水喝,然后在万般流连中走出小院。院门又被那少女关闭了,崔护转身再三,不舍地离去。是三月的桃花,陶醉了诗人的心情。
诗人坚信,美好可以复制。
乡村的春天,是大美的;春天的乡村,是馨香的。春天的的天空里,有花的味道,有草的味道,有庄稼的味道,还有希望的味道。
我的家乡属于北方,除了种植冬小麦之外还大量种植油菜,每年的清明前后,那整片整片的油菜地里,辉煌灿烂的油菜花,就成为乡村靓丽的一景了。田野,不只是无边无际的花海,还有丝丝缕缕的馨香。油菜花以她那形、那色、那味,把酿造甜蜜生活的蜜蜂招来了,也把过惯了城里生活的市民招来了。
而后,还有槐花倾情奉献,还有石榴花竞相吐艳。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春天的花儿,从生到死都是美的。
“城外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春天的花儿,从远到近都是香的。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春天的花儿,从现实到想象都是诗意的!
愿这美艳的春花,停在你家、我家、他家;这多情的春天,美好昨天、今天、明天!
★辽沈晚报迟桂花副刊发表作者红孩散文《踏青的芥苗迎来春早》
★焦作晚报覃怀月副刊发表作者廉彩红散文《鲜花可赏也可餐》
★天津日报满庭芳副刊发表作者杨仲凯散文《也说“二月二”》
★西安晚报文化·专栏发表作者杨海蒂散文《隐匿的王城》
★兰州日报兰山副刊发表作者张强散文《年味正浓是正月》
★江海晚报夜明珠副刊发表作者张文竹散文《酒香入梦》
★淮河晨刊晨风副刊发表作者陈惠散文《香 蒿》
★周口日报沙颍文艺发表作者高晓春散文《回望我的2020》
高晓春/回望我的2020(散文)
大年初二,像往年一样,我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湖南罗城过年。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山风轻柔,阳光比家乡炽热一点,满院的山茶花挂满了微红的蓓蕾,不禁让我思绪翻涌。静坐于窗前,回望我的2020,那些平凡不平凡的事,不想走又不得不走的路,都在慢慢褪色的记忆里,越发明晰。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过,温润着我的心。
2020年春节,因儿子面临高考,我们决定不再回湖南罗城婆家过年。不曾想,我家所在的小区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小区随之封闭。虽然与患者所住的楼还隔着一条大路,但我们还是吓得不敢出门。还好年前存储的食物足够多,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大儿子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小儿子却不愿配合,每天吵闹声不断,我几乎在崩溃的边缘。但是,居家也不能耽误工作,为此,我特意买了一台打印机,可以在家开展工作。我一边陪孩子,一边写稿子,一边校对报纸。等到隔离期满后,我又急忙到所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为村里的执勤卡点送去酒精、口罩等防疫用品,以及一些食品。乡亲们非常配合防疫工作,没有特殊的事情不外出。村干部主动帮助村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并送到他们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春暖花开的季节,疫情也随之消散,大儿子终于可以进入校园复习备战了,我也大大舒了一口气。
高考推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我相信,那段时间对每个家长而言都是煎熬的。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严格管控家长看望孩子,焦虑时我会忍不住给班主任打电话。一天又一天,高考终于随着炎热的夏天开始了!高考时,孩子没有回家,一切按照学校安排,我只能在心里为儿子默默祈福,希望孩子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留遗憾。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开考前,我和家人早早等候在学校大门口,看着其他学校的考生进入考场。高考结束后,看到瘦了一圈的儿子,不由得心疼万分。
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更加难熬。7月23日是成绩公布的日子,家里的手机和电脑都用上,但还是连不上网,直到凌晨3点,还是查不到分数,我实在困倦,就睡觉去了,等我醒来,成绩出来了,却离孩子预期的目标差得很远。看着伤心、失落的儿子,我无能为力,只能找亲戚朋友安慰他。在我和家人的劝说下,他明白了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儿子最终放弃了复读的念头,报了一所综合实力不错的学校,但烦恼也随之而来。高考后,一直纠结于分数的儿子,对选专业没有深入研究,导致没有选到合适的专业。我也因忙于其他事务,未能给儿子一个好的建议。儿子进入大学后并未松懈,而是暗暗下定决心转到喜欢的专业。经过两个月的备考,在最后的转专业选拔中,通过笔试、机考和面试,儿子终于转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他放寒假回来时,心态改变了许多,这也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不平凡的2020,我也经历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转变,离开了耕耘25年的工作岗位。25年来,我青丝变白发,倾注了很多心血。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新单位给了我一个到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学习的机会,让我得以积蓄能量,适应各种挑战。几天的学习经历,使我深切领悟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当我站在雄伟的丹江口水库之上,看到闸下奔流而去的丹江水,我想起一个个移民故事,更被南阳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所感染。在丹江口大坝建成蓄水后,淅川县28万多亩良田沦为沼泽,12万多间房屋被淹,一座古县城和14个大小集镇及楚国始都沉入湖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前,淹没淅川13万多亩肥沃土地和3个集镇,关停350多家影响水质的企业。这些数据,反映了南阳市淅川县人民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付出的巨大牺牲。
我曾在如何践行和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试题中写道: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来到这里前,我所认识的南水北调工程仅限于让北方缺水地区的人民不再为缺水发愁。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所建河道两岸千千万万的百姓都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另辟新的生活。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拆迁、搬迁与安置过程中,所牵涉的外迁内安移民达83万人,特别是第一批移民青海的2万多人。他们经历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
★蚌埠日报望淮塔副刊发表作者李晓东散文《先干为敬》
★光明日报大观副刊发表作者吴昌勇散文《尝春》
★学习时报综合文化发表作者谢煜桐散文《南院往事》
★重庆晚报夜雨副刊发表作者陈益散文《树桩的命运》
★寿光日报弥水副刊发表作者李效玲散文《找寻古诗词里的烂漫春光》
★山西日报黄河副刊发表作者紫箫散文《山河表里觅诗情》
★牡丹晚报悦读汇副刊发表作者王月冰散文《被需要,才是你该站的黄金位置》
★界首时讯学苑副刊发表作者魏青锋散文《针线笸箩里的爱》
魏青锋/针线笸箩里的爱(散文)
自小我们就知道母亲的针线笸箩是母亲的百宝箱,母亲认为贵重的东西都放在针线笸箩里,母亲结婚时外婆送母亲的一把檀木梳子,母亲只在姐姐出嫁的早晨给姐姐梳头用过一次,平时一直放在笸箩里一堆针线的下面。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在庙里求得的一把银锁,小时候一直戴在我的脖颈上,渐渐长大了却很长时间没有看到,偶然的机会发现在母亲的针线笸箩里,还有母亲六十大寿时,姐姐送母亲的一对金耳环,平时也放在笸箩里,只有谁家嫁娶寿宴小孩满月,在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取出来戴一两次。
父亲在世时,有一把不离身的水烟壶,黄铜色的状若引颈的鹤。父亲每次下地回来都要抱着水烟壶“呼噜噜”地猛抽一阵,烟雾袅绕中不时有咳嗽声传出,母亲这时就发了狠,抢过父亲的水烟壶掷了出去,末了还要吵我们:“你们要再给你爸买水烟,小心我打断你们的腿!”父亲讪笑着一路小跑在院子里捡了摔得四分五裂的水烟壶,心疼着却偏要装出坚决戒烟的样子,用布包裹了当着母亲的面高高举起来,姐姐给父亲指了指地上的石板,父亲使劲地剜了姐姐一眼,左右找了一会,最终摔在一堆柴禾里,嘴里还嘟囔着:“摔个稀巴烂算了,反正从今后也戒烟了!”姐姐到底没憋住笑出了声。过不多时,那把水烟壶又“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了,只是全身布满焊点。
父亲去世后,那把水烟壶就扔在饲养室的角落里,后来黄老师打电话问起那把水烟壶,黄老师退休后有了收藏老物件的爱好,我回家去找,却到处不见踪影,我问母亲,母亲一直坐在凳子上,眯着眼睛看着我笑,父亲离开后母亲的脑梗越发的严重了,姐姐回我说:“你去妈的百宝箱看看。”我找了一遍没有找到,姐姐就凑上前去找,在笸箩底下翻出一个红包裹,姐姐打开,居然就是水烟壶,愣了一会,姐姐先抹起了眼泪,我的心里也酸酸地,重新把包裹包好,过后给黄老师回复电话说时间长了找不到了。
前年冬天母亲脑梗急性发作,住了一次医院,回家后母亲渐渐有些糊涂了,口齿也不是很清楚,有时候坐半天不说一句话,有时候又逮着来人拿张报纸讲半天,来人一头雾水,姐姐笑着说:“我妈在给你讲报纸上有我弟写的文章!”有亲戚邻居提着礼物来看她,看着有好的点心或者水果,正跟来人说笑着,母亲就怯怯地伸了手拿一块点心装在口袋里,来人便掰了点心要递给母亲,姐姐苦笑着:“我妈牙不好,吃不了,好吃的她要给她儿子留着。”过一会儿,又伸手拿个桔子装在口袋里,然后颤颤巍巍起身,走向自己的小房间,来人伸手要搀,姐姐伸手挡了:“我妈要给他儿子藏好东西,你跟着去,她反而不高兴了!”我有次回家,姐姐拉我到小房间,端出针线笸箩,里面有好几块点心,还有水果糖,居然还有几包榨菜,姐姐悠悠地说:“这都是妈给你藏的好吃的东西,有一次藏了一根香蕉,不知道多长时间了,都发霉了,满屋子一股烂香蕉味。”望着满满的针线笸箩,我的眼睛瞬间湿湿的。
重阳节前,想着给母亲一个惊喜,提前回家了,母亲见了我,果然惊喜得不得了,一直拉着我的手,吃完饭我取出带回的菊花糕,掰一块递给母亲,母亲拿着菊花糕,一直紧紧地盯着我,我示意母亲可以吃的,母亲咬了一口,嘴蠕蠕着,一会又把菊花糕装进口袋里,姐姐看到了大声地喊她:“妈,你儿子就在你跟前,不要给他留。”“哦”,母亲咧着嘴笑着,把手从口袋里掏出来,又咬了一口,过会又装进口袋,挣扎着起身又蹒跚着进了小房子,姐姐叹着气:“又糊涂了不是,吃什么都要给你留着,她的百宝箱其他人不让动,不然就要发脾气!”望着母亲瘦小的佝偻的背影,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转过身抬头望着窗外,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
母亲的针线笸箩是母亲的百宝箱,小小的竹篾发黑的笸箩,却盛满母亲对我们沉甸甸的爱。
★文化艺术报龙首文苑发表作者周永兰散文《牧马河岸柳色新》
★今晚报今晚副刊发表作者杨仲凯散文《烙饼煎焖子》
★甘肃日报百花副刊发表作者牛旭斌散文《满山玉米长着爱》
★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发表作者陈少华散文《桃花映红千坵村》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发表作者麦淇琳散文《养活一团春意思》
★潮州日报百花台副刊发表作者林在峰散文《我与父亲的灯谜情结》
★如皋日报水绘园副刊发表作者赵宏建散文《油菜花开》  
★衡水晚报季风副刊发表作者曹凌散文《打囤》
★奉贤报古华风副刊发表作者张秀英散文《水之说》
张秀英/水之说(散文)
“清澈、碧蓝、透明”,这是水,地球上一切的生物,一切的植物,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所以,人类对于水的诸多溢美之词,是必须的,也是发自内心的。
而水没有因为自己的必不可少而自大,水静静地向着低处奉献自己,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但是,水也有烦恼。水从山间出发,流进小溪,汇入江河,日夜川流不息,水最愿田野麦子金黄、稻浪翻卷,水要让百姓菜蔬新鲜、果子香甜,水也要让森林葱郁、草地茵茵。但是水最怕有人去破坏它的纯净,水不愿意带着杂质去灌溉土地,水更怕自己的清澈变浑浊,那样,灌溉后的稻麦没了清香;蔬果丢失美味;草木也会因为水的问题而萎靡枯竭。
水曾经伤心过,人类的过度开发,上游的拦截堵塞,沿河的违规排放,破坏了水的清澈,河水浑浊了,水里看不到蓝天白云的倒映了,与水嬉戏的鱼儿不再活泼,虾儿不再蹦跳,水里游泳的娃儿走了,河边梳洗的姑娘跑了,两岸花草无精打采,行人到此掩鼻而过,水甩不掉身上的赃物,水只能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诉说自己胸中的不满。
水想说:不要以为水之广泛、取之不尽,庞大的地球、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水的比例占了70.8%,但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水只有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八十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水埋怨自己分身不匀的同时,水也对于那些拥有了资源不懂得珍惜,随意浪费的行为感到不耻,感到愤愤不平。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浪费1至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可以浪费3至25立方米水;水无法计算出一个城市有多少个水龙头,水也不知道世间有多少的马桶,但水知道,因为人们的浪费,水正在越来越少,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常年处于缺水状态。
当然,水也有欣慰,人类已经注意到了水的宝贵。1993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94年,中国水利部门决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水,有了激动,也有了安全感,水觉得:人类终于认识到了它的重要,事在人为,人类的重视,水就有了畅流欢快的信心。水可以让田野肥沃,水可以让大地生机勃勃,水决心要让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要让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要让世界上所有爱水的人都能体会到水的润泽与甘甜。
水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人类的进步,水看见了堵塞被清除,污染被取缔,河流回归清澈,两岸绿化葱郁。水利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设计,水积极配合,水当然愿意造福于人类,而让水更觉幸福的是: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幼稚儿童,如今的人们都会说一句话、并牢记这句话:“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说到做到,很多的人都是自觉地执行着“节约用水”的理念。而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国家也是常抓不懈的,特别是通过最近几年的整治,我们的河流通畅了、水清了、岸绿了,水啊,永无止境地流淌着,从远古流到现在,如今,水流之处,总映出无数笑脸。
然而,水还是有警告给与人们的:人类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的水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所以人们善待水是必须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jgyxcpt
品读中国最美行走散文
投稿请附件发送个人创作简历和近期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