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小常识

厦门华侨大厦(厦门14个冠以“华侨”之名的地方,有个之前还真不知道)

厦门华侨大厦

最 厦 门 文 史 文 创
厦门手绘地图
点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厦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数十万海外侨胞让世界认识了厦门,也把先进的技术、文化带回了厦门。厦门的历史和华侨、归侨、侨眷息息相关,厦门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华侨、归侨、侨眷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厦门有不少建筑、机构冠以“华侨”之名,它们跟华侨的关系都很密切,有些是华侨发起、捐资创办的,也有些是政府创办服务华侨侨眷的。这期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厦门冠以“华侨”之名的建筑、机构和地名。

▲民国时期,位于鹭江道开元路口的厦门海外华侨招待所(已拆)(陈谷 收藏)
 

华侨银行由陈嘉庚在新加坡创办,厦门分行设立于民国十四年(1925),原行址镇邦路。1937年,华侨银行在中山路与鹭江道交汇处建新楼。不幸厦门沦陷,分行迁鼓浪屿,工程亦延宕。直至1947年,分行才从鼓浪屿迁入此楼办公。华侨银行大厦楼高4层,一楼为骑楼式,入口处传统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门柱上的回云纹装饰,都极具中国风。
 

▲昔日的中山路华侨银行门头(重建前)

由于华侨群体的特殊性,厦门解放后,华侨银行厦门分行于1949年12月复业,成为极少数“幸存”的外资银行。2000年代初,华侨银行迁至国际银行大厦后此楼闲置多年。2016年年底,华侨银行大楼拆除依据旧貌重建。2018年,大楼重建完成,华侨永亨银行(中国)厦门分行迁回原址办公,在华侨银行一楼,辟有反映华侨与侨汇史的“侨批展厅”。

▲重建后的中山路华侨银行大楼(西面)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回归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高涨,不少人选择回国定居工作。为了创造外汇及解决华侨归国居住问题,中国南方沿海兴起了建设“华侨新村”的高潮。那时几乎侨胞多的城市,都规划了“华侨新村”。

▲1950年代《厦门日报》上的华侨新村广告

“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于1956年成立,帮助华侨汇款在厦建房,并由市政府专门划出地盘,按华侨的生活习惯设计、建造华侨新村。厦门首个华侨新村于1957年在中山公园与人民体育场之间动工兴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新村的道路以“华新路”命名,即“华侨新村”之略。
 

▲1950年代末的华新路华侨新村(厦门侨联)

除了华新路华侨新村外,厦门另一个大型的华侨新村位于厦大西北侧赤岭,因位置靠南,故名“南华路华侨新村”。白鹤岭西侧,亦有一小型的华侨新村。至1966年初,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会共建造华侨新村房屋96幢,2.6万平方米,吸收了500多万元的侨汇。

▲1980年代的南华路华侨新村(《厦门市政志》)
 
1982年,改革开放后厦门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由厦门建发与香港宝顿合作建设的住宅小区一期(今湖滨一里)竣工,当时房子几乎都是针对华侨及港澳台人士销售的,因此早期名为“湖滨华侨新村”,但后来越多越多的本地人也住进了湖滨华侨新村,因此这个名称就逐渐不被使用了。

▲《厦门日报》上湖滨华侨新村二期的售楼广告

华侨大厦(一期)于1956年筹建,先后有归侨侨眷、海外侨胞115人共捐资人民币15万元,1959年竣工,是厦门早期接待华侨、举办侨界活动的主要场所。原本为5层,一部分作为侨联的办公、活动场所,一部分为华侨服务社,1989年扩建并加盖至7层。上个世纪,新华路口的华侨大厦与海口的鹭江宾馆,一东一西,在骑楼群中鹤立鸡群,是中山路两端的两大地标。

▲建成之初的华侨大厦(厦门侨联)
 
1980年代初,华侨大厦又在东南侧扩建一幢16层大楼(标准层12层),即今华侨大厦大酒店。1982年11月大厦竣工对外营业。当时的华侨大厦新楼是中山路一带最高的建筑物,可将老城区、鼓浪屿一览眼底。

▲1980年代的华侨大厦新楼(今华侨大厦大酒店)
 

华侨博物院座落于厦港蜂巢山麓(旧称“番仔墓”)。1956年由陈嘉庚带头捐款10万元,并动员海外华侨踊跃捐资兴建,1958年底竣工,195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大楼魏峨壮丽、洁白庄重,正面6层,建成时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

▲1950年代末的华侨博物院
 
1994年,厦门市政府及陈嘉庚基金会出资对华侨博物院两翼进行扩建,扩建后建筑面积比原先多出一倍多,达到9000多平方米。华侨博物院是目前国内唯一系统介绍华侨历史的文博单位。

▲华侨大厦博物院今貌
 

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集美侨校”)位于集美半岛西南,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3年主持创办,1954年1月正式开学。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东南亚国家排华,先后有近7000名华侨学生被安排在集美侨校学习。

▲1950年代末的集美侨校全景(杨羽翔 收藏)

1997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侨校并入华侨大学,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华文学院,为专招华侨学生、华裔青年以及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

▲集美侨校天南楼

1957年夏,市侨联主席颜西岳提议创办华侨补习班,借用基督教青年会、二中、五中办公室和教室作为临时基地,开设高、初中5个教学班。1958年3月,华侨补习班更名为“华侨中学”,扩大招收非华侨子女入学,并在厦港建校舍(现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第一所由华侨和归侨捐款创办的中等学校,首任校长林采之。1970年代改为公办,文革时期,华侨中学改名为“厦门三中”,1983年复名。

▲华侨中学今貌
 

1955年8月,市侨联发动归侨筹资2万元创办私立华侨幼儿园,1957年归侨李流芳、叶秀治筹资5万元,在溪岸路建造园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厦门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幼儿园。文革期间停办5年,1974年复办后更名为“开元区第一幼儿园”,1980年复名。今系思明区属实验幼儿园。

▲1991年华侨幼儿园旧貌(《厦门建设》)

1956年7月,由归侨颜西岳、汪万新及李流芳等捐款发起创办。初创时购置上古街18号民宅加以维修跟扩建,经费由市侨联承担,侨胞捐款、捐物赞助。文革期间更名为“育红托儿所”,1983年复名,并由市妇联接办,2018年移交厦门国贸教育集团管理。现园址位于公园南路2号大院内。

▲华侨托儿园今貌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位于鼓浪屿西南隅,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占地8.9万平方米。引种园由颜西岳、汪万新等人创建于1959年,最初名为“厦门华侨热带植物引种试验场”,其主要任务是从境外引进热带、亚热带植(作)物资源,经隔离试种、驯化,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有价值的材料进行快地繁殖,推广到生产部门。1984年改为现名。引种园在历史上成功引种保存超过4000种境外植物。如今引种园中鸟语花香,花草争奇斗艳,成为集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园区。

▲1980年代的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厦门侨联)
 

厦门竹坝华侨农场位于同安东北部,居三秀山南麓,距同安城区10公里,开办于1959年,全场总面积7.84平方公里。自1960年代以来,农场陆续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八个国家的5000多名归侨、难侨,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如今竹坝农场被打造成具有浓郁异域特征的民俗风情园,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南洋文化、风貌建筑、风味美食和土风民俗。

 ▲竹坝农场南洋风情的街道

天马华侨农场位于集美后溪,全场面积1.26平方公里。1960年4月由市侨务局与侨联共同筹办,1961年起在天马山南麓,杏林湾北岸的滩涂上围海造田,建生产基地,开办机关农场。1962年改制为安置归国华侨单位,共安置来自印尼、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的归侨600多人。1963年归省侨委管辖,改名为“国营厦门天马华侨农场”。

▲1963年侨联赴天马华侨农场参观(厦门侨联)

改革开放后,农场发展成为农工贸综合经营,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实体。2016年,市政府收回农场国有农用地,作为集美新城白石小学建设用地。2019年,3栋31层的天马华侨农场安置房交房,天马华侨农场或拆迁在即。

▲1972年地图上的天马华侨农场(杨羽翔 收藏)

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即后来大家熟知的“厦华电子”,于1983年筹建,诞生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工业区,是厦门电子行业第一家大型企业。“厦华”并非侨资,而是由厦门特区联合发展公司(联发),厦门电子工业公司和香港康力集团合资兴办的。

▲1990年代的湖里大道厦华厂房

厦华曾经是厦门的骄傲,在90年代、本世纪初,厦华所生产的电视机等家电风靡国内外。可是到了2000年代中后期,厦华品牌陨落,如今在市场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位于湖里大道上的原厦华厂房,也被业主联发集团改为了文创园。

▲原厦华厂房已被改造为联发文创口岸

厦门华侨医院,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厦门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11月,首任院长为爱国侨领、全国著名老中医陈应龙先生,原址位于镇海路。长期以来,中医院深入厦门归侨侨眷聚居区为广大归侨侨眷送医送药、深入东南亚等地为当地华人华侨义诊。2004年3月,市中医院加挂“厦门华侨医院”牌子。2006年搬迁至仙岳路祥店现址。

▲厦门中医院(华侨医院)(百度街景)

华侨大学1960年由中侨委在泉州创办,为国务院侨办直属高校。1997年,原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侨大学的第二个校区—厦门校区2004年于集美兑山开工建设,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总用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网络图片)

本文所盘点的主要是的至今犹存且直白带有“华侨”二字的建筑物(群)、地名或者企业机构,不包括商业地产名称,如“华侨海景城”,不包括已经消失的单位或企业(或名存实亡),如“华侨啤酒厂”等。其实厦门跟华侨相关的机构、建筑、企业还有很多,它们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多数不带有“华侨”二字,跟厦门人的生活融为了一体,

参考资料:
《厦门地名录》(1980)
《厦门华侨志》(1991)

图/文:厦门手绘地图(特别说明外)
任何形式的抄袭、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搜集、整理、撰写原创文章不易

你的转发、收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也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以上为第361期 寻找老厦门 专题

回复 索引 可查阅往期主题

往期精彩点击标题后可阅读

60年前的鼓浪屿路名与今日大不同!
老厦门海口十三路头今何貌?

天啊,1981年美帝镜头下的厦门竟如此落后?!

民国时期厦门百家村的宏伟蓝图,只实现了一半?!

从110平方公里到11.8平方公里,禾山为何越变越小?
厦门是如何越扩越大的?

特别企划 | 中山公园周边的50栋老宅地图
1998年中山路珍贵视频流出,阿伯道出了厦门人的心声

民国时期厦门“人气”小吃,有一样没入选出乎意料…
厦门被“吃掉”的岛屿,改开以来就有10多个消失
厦门的囝仔,你的母校还在吗?

厦门有多少“怪地名”需要用闽南话才能够解码?

《厦门手绘地图》《季庄手礼》微信公众平台、《寻找老厦门》微店、淘宝店由厦门映派传媒有限公司运营、维护。 除特别说明外,文章版权归映派传媒所有。欢迎合作与交流。

厦门华侨大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