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小常识

桃花源记成语(课标笔记丨《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成语

-文-科-试-验-室-




八年级?下册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笔记概括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作者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重点字词
重点字音:
huò豁然开朗? ? yǎn俨然
垂髫tiǎo? ? ? ? ??qiān mò阡陌
jiàn间隔? ? ? ? ??yì诣太守
刘子骥jì? ? ? ? ? 无人问津jīn
理解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 ? ?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 ? ? ? ?
悉:都。
5.具答之。? ? ? ? ? ? ?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 ? ? ?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 ? ? ? ? ?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 ? ? ? ?
扶:沿、顺着。? 向:先前
10.及郡下,诣太守。? ?
及:到。? ? ? ? 诣:拜见。
11.处处志之。? ? ? ? ?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 ? ? ?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 ?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 ?
津:渡口。
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一词多义??
寻:
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
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
②眈眈相向(看)??
得:
①便得一山(出现)? ?
②得其船(找到)??
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
②闻有此人(听说)
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就)?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考点详悉
1
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
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
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为桃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课外拓展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他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所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他到任时间不长就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
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县吏让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文科试验室
?欢迎关注我们·

桃花源记成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