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小常识

实践论原文(《实践论》详解)

实践论原文
一、《实践论》的写作背景
长期以来,党内存在两种错误,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一种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教条主义者,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只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经验主义者,据守于自身的片面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清革命的全局而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
这两种错误,对党的过去和现在,均产生了不小的危害。但在党的历史中,尤其是在1931至1934年间,王明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时,中国革命受到危害最大。为何教条主义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因为他们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权威自居,更容易迷惑和误导广大的同志。
《实践论》一文便是希望,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这两种错误,主要是揭露教条主义的错误,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作用与价值这种教条主义。
二、《实践论》的全文梳理
(一)? 总括
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观察认识问题时,有两个错误。一个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一个是离开了人的发展性。因此,其便不能解释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便不能解释认识与不断发展中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马克思的唯物论,在继承之前的唯物论的基础上,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承认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包含物质生产活动/体力劳动、精神生产活动/脑力劳动两个部分。且承认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即使精神生产活动也不例外。为何?因为精神生产活动是对物质生产活动进行加工,从而形成人的认识的一个过程。
人对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一定要依次经历了解事物的现象、了解事物的性质、了解事物的规律性、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几个过程。人对自身的规律性的认识,也经历过两种社会形态下的转变过程。第一种是无阶级社会,一种是阶级社会。在无阶级社会中,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问题;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成员以各种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亦为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问题。
2.承认实践活动亦包含其他形式,比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与艺术活动等等。这些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的实践活动,都是由社会上的人所参与的。其均可促使人在不同程度上,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这些形式中,有一种形式,那就是阶级斗争,对人的认识发展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其是其他形式中,最为激烈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阶级斗争中生活,并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且在思想上被烙上该阶级的烙印。
3.承认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类的各种认识亦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的发展模式。至于人类在过去,为何会对社会发展即历史的了解陷于片面,则是源于两种因素,一是因为剥削阶级的偏见歪曲了社会的历史,二是生产规模狭小,对事物的本质暴露不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那现在的人类,为何会对社会发展即历史的了解相对全面,并形成了一种科学,则是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大工业时代,对剥削的本质暴露无遗,加速了人们的认识,二是据此而诞生的马克思主义使人们的认识更为深入和系统,三是因为前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人们的认识更为深刻和坚定。
4.承认实践是判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符合真理的基础。其判断依据是只有在各种实践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认识才能被证实。其之所以能实现的前提是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如若未能实现思想中所预期的结果,则只能修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变失败为胜利。
小结:
马克思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基础,这个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其便反对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观点。且其还强调一点,认识深化所得的理论是否为真理,不依主观觉得如何,只依据实践的结果如何来判定。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阶级性,一个是实践性。其阶级性是表现在其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其是为无产阶级的任务的完成而服务的。无产阶级的任务是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任务完成的标志是世界发展到了全人类均能够自觉的改造自己和世界,此时便已是共产主义的时代。其实践性是表现在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转过来又为实践服务。
(二)认识的初级发展阶段
初级发展阶段的认识的任务:经过感性到达理性,到达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内部联系,了解它的规律性,能在事物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最终形成逻辑的认识。
初级发展阶段的认识的构成:认识的感性阶段和认识的理性阶段。
在认识的感性阶段,人们只能看到各个事物的现象,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在此时,尚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认识的理性阶段,是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即经过多次感性认识的反复,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从而实现跃进的结果。
要实现此种跃进,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感觉到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且合于实际(不是错觉);二是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时,要符合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
其实现了此种跃进的标志:产生了能够抓住各个事物的本质、抓住各个事物的全体、抓住各个事物的内部联系的概念,并循着概念继续前进,使用正确的判断、推理方法,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
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虽然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差别,在性质上亦有差别,但他们之间亦存在藕断丝连的联系。其联系是感性阶段只解决事物的现象问题,理性阶段才解决事物的本质问题,理性阶段是感性阶段的发展和继续。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实践,它们最终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统一。
这种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核心,在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是基于客观实际的实践的。
基于客观实际的实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实践,一种是间接实践。前者获得直接经验,后者获得间接经验。直接实践告诉我们:要直接地认识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看到事物的现象,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最终理解它们。间接实践使我们明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是因为亲身参加实践的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并经过一定的媒介的传达,到达秀才之手,其才能间接的知天下事。
对于这两种实践形式,亦存在两种错误形式,其分别是唯理论,表现形式为教条主义,强调间接实践,忽视直接实践;经验论,表现形式为经验主义,强调直接实践,忽视间接世界。
唯理论者,以为理性可以不从感性来。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经验是靠不住的。经验论者,以为认识可以停留在感性阶段,只有感性知识可靠,而理性认识不可靠。
反驳这两种错误形式的观点,对于前者,要告诉他们,实践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并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认识是开始于经验的,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对于后者,要告诉他们,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且不能全面的反映事物,更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认识有待于深化,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虽然各有片面的正确,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是错误的,只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才是正确的。前者之所以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其纠正办法是:损有余补不足。即经验主义者要多加强间接实践即理论的学习,教条主义者要多加强直接实践即理论的施行。
在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一切理论都是由直接经验发源的,而个体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对于这种悖论,只有一种折中解决方案,一是不能事事都去寻求直接经验,且事实上多数时候只能是寻求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衡量间接经验是否可靠,要依据两个标准:看获得直接经验的人,在进行“科学的抽象”时,是否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看运用间接经验的人,在进行具体实践时,是否能够获得与预想一样的实践结果。二是将个人的事业,汇入整体人的事业,用整体人的无限来弥补个体人的有限。
总结: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在我为间接经验,在某人必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离不开直接经验的,离开具体实践所得的直接经验是不可能的。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就不是唯物论者。就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出他们的理论并获得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除他们能够从前人那里充分获取间接实践所得的经验外,主要地是因为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革命的直接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人均是不能获得现实的成功的。
(三)认识的高级发展阶段
认识世界(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为了改造世界(运用所懂得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发展和继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为一体,其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成就的整体。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为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的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为理性的认识到具体的实践这一飞跃。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看重理论,就在于能够用它来指导实践。
在一个认识的初级发展阶段加认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认识闭环中,其存在这样一种一般情况:因为人们,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以及人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所以在某一发展阶段的实践中,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在毫无改变的前提下,能够完全实现的,是很少的。而在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此部分的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大范围乃至是全部的改变亦是可能的。这就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的、大范围的、乃至是全部的不合于实际,都是可能的。于是,反复失败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达到主观认识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才能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在这个完整的认识闭环中,还存在另外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于是思想落后于实际;一种是因为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发展阶段,把幻想看作真理,导致思想超前于实际。对于前者,我们要反对那些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认识仍然停在旧阶段,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面充任向导的工作,只知跟在车子后面,埋怨车子走得太快,企图把车子向后拉,开倒车的顽固分子;对于后者,我们要反对把仅在将来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
在这个完整的认识闭环中,还存在一种常见的错误,即只把正确的理论,当作空谈的资本,谈完之后便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造成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经过实践,理论就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不经过实践,理论就无法对人产生实质性的价值。要使人们彻底改变此错误,必须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是没有、也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看其是否符合预想,才能查漏补缺。
某一个完整的认识闭环,在进阶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完整的认识闭环之前,其阶段性的完成标志是: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实践中,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并形成了大体上适应于该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实践,且能够实现预想的目标,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和方案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阶段的认识便算是完成了。
(四)总结论
形成最终总结论的三点基础:
1.唯物辩证论的认识论,之所以成立的根本,是因为代表绝对真理/完全真理的绝对的总的宇宙是处在永恒发展中的,代表相对真理/不完全真理的相对的具体的宇宙亦是随之处在永恒发展中的。从无数相对的具体的宇宙发展阶段中,所产生的无数的相对真理/不完全真理的总和,才能无限等于诞生于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的绝对真理/完全真理。
2.唯物辨证论的认识论,之所以能为人所利用,是因为自然界、社会界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客观发展过程是无穷尽的,且这些客观发展过程能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但源于这种特征,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亦带上了无穷尽发展的属性。
3.唯物辩证论的认识论,在为人所利用的过程中的总要求,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需善于改正,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时,得善于使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适合于新的情况变化。即使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统一。
最终的总结论:
1.实践的作用有三:实践以发现,即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实践以纠错和改正,因为许多知识本身就是错的;实践以完善和发展,因为所有的知识的真理性均是不完全的。
2.实践的过程有三:感性认识阶段;从感性认识阶段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从理性认识阶段发展到改造世界阶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指导革命实践)。
3.唯物辩证论的认识论的完整形式和特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实践和认识每循环一次之后,其内容都相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三、《实践论》的借鉴之处
1.认识到认识是一个无限向前发展的过程,故要强调终生学习;
2.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故不能脱离于实践去学习;
3.认识到实践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故暂时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能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便能够成为成功之母;
4.认识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方向,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5.作为某一阶级的一员,其要运用符合此阶级的认识论来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向是解放这个阶级。作为无产阶级,马克思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便是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知识论。
备注:
对《毛泽东选集》中任何一篇文章的解读,我都会做辅导阅读的思维导图。对某篇解读文章进行评论,并使评论的点赞数排在所有点评点赞数的前三,将获得该文的思维导图。今天是大年初一,给大家送上一个新年礼物,凡属评论上墙的人,均能获得解读《实践论》的思维导图。
想参加共同学习、交流《毛泽东选集》的同志,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我将组建自由学习、交流《毛泽东选集》的学习、交流群,并从群中挑选出一小批积极分子,采用视频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班学习。解读文章比较枯燥,小班交流将结合更多的实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原文,尤其是会设置提问环节,帮助大家利用文中的思想解决大家的现实问题。
当然,因为个人的水平有限,无论是解读文章还是小班学习,均不能保证使大家满意。但我必会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积极改善方式方法。期望在探求未知的路上,你我一起。

实践论原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