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心经译文及白话 心经译文释义及注释大全

心经译文

心经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 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 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执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延伸阅读

如何理解《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涵义

望文生义,“无明”许多人理解为“烦脑,迷惑”等等。这样理解也对,佛学主要讲的是去苦得乐,消除烦脑,了生死。这样理解也对修行也有一定的意义。《心经》在不同的理解层次,不同的悟性,理解出来的意思有所不同,不管什么理解,只要是使人积极向上,消除烦脑,去苦得乐即是正解。佛理不在文字上,佛学重在因材施教,不同理解层次的人,可说不同的含义,许多高深大德讲《心经》并不说文解字,而重在说理。但作为初学者理解《心经》中各个原始名词是什么,会对《心经》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心经》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才是完整的一段,这一段略说了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的《十二因缘》中开始“无明”,与结束的“老死”两个名词,十二因缘包括: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十二因缘就是人的一生一世的十二个状态与过程,前世从无明逆数也是老死,后世在老死后又从无明开始,这就是前世、今世、后世,三世轮回。无无明,或无行,或无识……无老死,不管在哪一状态了生死,就是不再进入轮回,就是佛的状态。用阴阳五行来说,就是不在五行内,已得道成仙之人。这就是学《心经》的终极意义,通过修行了生死而成佛。

《心经》是佛经的浓缩版,许多都是简略中间的重复,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要完整的说也还可以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还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是省略,完整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眼识界,无耳识界,无鼻识界……

读了《心经》只是一个佛缘,心经里包含了许多佛学的知识点,顺着这个思路去学佛学,知识无穷无尽,也美妙无穷。比如上面的“无明”,当您知道来自《十二因缘》,若再把《十二因缘法》看明白,对心经也会有更深的悟解。

心经的原文及译文

《心经》原文及译文:“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