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致连岳

如果你在百度上敲下“连岳”两字,你会看到这冷冰冰的官方介绍。对我身边很多人来讲,连岳是遥远的,陌生的。但于我而言,他住在我的心中,如亲人般亲近,被我常常挂在嘴边。连岳,一个对我有着特殊意义的人,在毕业前,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来表达一下对他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与连岳相识是大二的时候,那时候闲暇时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公众号文章,我便去知乎搜索阅读量最高的公众号,由此关注了连岳。
关注连岳后,我习惯性地打开第一篇文章,然而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文章也没精彩的修饰和特别突出的地方,但底下的评论却刷都刷不完,其中很多都是在感谢他。那时候我觉得这些读者被洗脑得不轻,避之不及,果断把这个公众号列入黑名单。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在我重新筛选公众号时候,看到连岳的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他给一个男读者的回信,来信的男同胞老婆正在坐月子,有点产后抑郁,性格暴躁了些,男主看到母亲在照顾老婆月子的时候,经常受气,有天看到母亲在掉眼泪,便彻底爆发了,甚至动了跟老婆离婚的想法,于是乎写下这封来信。
看到连岳的回复,答案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究竟是怎么回复的,这里留个悬念),简单粗暴,那一刻确认过眼神,确定是遇上对的人了。如获至宝的我,翻开他之前的文章,如饥似渴阅读,便无可救药爱上他了。对于我之前为何对连岳产生的刻板的第一印象,我心中也有了答案。
我之所以一开始就很反感,是我大二开始对“鸡汤”出现了厌恶心理(大一喝太多了),乍一看,以为这个公众号就是哄哄中年妇女的。关于看不懂,是因为单纯看其中的一篇文章,有时会不知所云,但作为老读者是一定知道他在写什么的,因为他的很多文章都是有连贯性的。至于文章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突出文采,直至我看了《我爱问连岳》,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在连岳早期文章里,有不少修饰,像比喻句,类比句,煽情的句子(符合当今许多“年轻人”的口味)。但随着时间的沉淀,现在他写在公众号的文章,撇去了浮夸,华丽的语言,变得朴实。但朴实不代表无华和普通,当你试着去模仿他的写作手法,会惊讶发现根本无法做到像他那样,短短的篇幅,却能输出极大的信息量,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独特的见解。这等写作功力,归功于时间积累的力量和他自身独特的经历,普通人无法轻易复制和超越。
对于文章底下刷不完的评论,这恰恰证明了连岳的魅力。我发现,这些读者,小到三年级的学生,大至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都是受连岳影响至深的人。每天看完连岳的文章,我都会花个十几分钟看底下这些读者的故事,顿觉人生百态,精彩无限。我发现,读者都把连叔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虽未曾谋面,但他们还是愿意跟他诉说自己近来的苦恼,跟他分享自己进步的点滴喜悦。记得微信改革,赞赏功能变成了“喜欢作者”的那天,打赏的人变成了几千。对于读者而言,“连岳”两个字,不仅值得喜欢,它更配得上“爱”。因为连岳不只是可以倾诉心声的好朋友,他更是能给你实打实的建议,帮助你获得幸福快乐的引路人。他用他的理念,在影响和引导着他的读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改进自己的行为模式。接下来,我想谈谈,自认识了连叔起,我个人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变化。
我感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少了很多焦虑。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能便利地使用各种社交媒体,与世界紧密联系。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一代人也是不幸的,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不可避免变得焦虑。主流媒体善于利用青年人焦虑这个梗,写出一大堆博取眼球的文章。大一的时候,我特别爱看类似“你再不努力,你将会被你的同龄人抛弃”、“停下来的那一刻,你就输了”、“月入三万的同事比你还努力、“不被嫉妒,证明你活得太普通了”……但慢慢发现,自己看了这些文章后,总会感到有股压力绑着我,莫名地开始焦虑。看连岳的文章,标题都是最简单的,他从来不用夸张的标题吸引别人点进来,内容上贴近实际,从不刻意渲染和制造压力。每次看完他的文章,我会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进而产生一股莫名的动力去支撑着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情,不跟别人过多对比,只求认真做好自己。
另一个变化就是学会对自己好。连叔在回复众多读者来信的时候,一直提倡要对自己好。一度以来,我对自己很苛刻,尤其在时间方面。有时候过度自觉和自律,总是习惯性掐着时间去做事情,日常就是连等车我都会规划好要做什么,看几篇文章,变态到连陪男朋友看病都要估计时间……但自从看了连叔的文章后,发现把自己勒得那么紧,意义不大,还会丧失了很多乐趣。慢慢地,我学着放松,不再那么斤斤算计时间,偶尔发呆、放空、冥想,该玩的时候玩,发现真的轻松了很多。对自己苛刻,还体现在物质方面,以前是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能少花钱的绝不多花一分钱,常常压抑自己的欲望。自大二开始看了连岳的文章,我开始遵从自己的本能,总以自己开心为第一位,加大力度对自己好。想吃什么,买!想用什么,买!以至于每个月都把自己赚的钱花个精光。但这种感觉真的很爽,也无形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日常满足和小确幸。
再者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连岳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理性乐观派,他总能在看破生活的本质后,依然保持乐观。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它往好的方面想,会让你更容易接受和开始做一件事情,而至于这件事的好坏就是后话了,这总比你还没开始就设想出一大堆不好的东西好得多。这其中的道理有点类似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待效应”,你心里怎么想一件事,它就更容易往你想的方面发展,最终符合你的期待,所以保持乐观不会害了你。在毕业季的时候,关于工作问题,我也烦躁焦虑过。求职面试的时候,我锁定了三项自己觉得可以从事的工作,但对比来对比去,面试来面试去,每项工作都有它的弊端,自己又高不成低不就的。无意间看到连叔的回复:“在就业上,是行业在选择你,当你迷茫的时候,选择自己干得了的,认真干着,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句话来得就像一场及时雨,我终于下定决心,快速从杂乱的面试中抽离出来。而对于我毕业后能不能做好第一份工作,我保持乐观心态,再不济就再换,条条道路通罗马,对自己多点耐心,时间总会教会你成长。
以上这些转变的行为模式,都是由于观念的转变决定的。我对连岳所提倡的“好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深信不疑,并视为自己的座右铭。就像我微信朋友圈的标签写的:凡事先往好的方面想。这其实也是一个观念,我相信他,并且一直在践行它。所以不要忘记通过各种途径:多读书看报也好,多跟别人交流也罢,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连岳好的理念太多太多:如:一个父亲怎么样才算是对家庭负责?家庭主妇的在家里的地位?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正确看待高考?如何看待考研、学历?大学该不该谈恋爱?普通人要不要炒股?怎么炒?怎么看待成为房奴?要不要省水电?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你会发现,连岳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贴近实际生活,真真切切在很多方面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供你参考。每次看到连岳读者的来信,我都先不急着先看连岳的回复,而假设自己是作者,自己回答一通,但发现自己的答案跟连岳总是有很大差距。因受制于自己的阅历,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很狭隘,也很不成熟和客观。连叔对待事物的看法,总时不时刷新我的认知,让我对人和事的理解又多了一分分……
写到最后,连岳,一个自由作家,理性但不缺乏温情。“连岳”——这个公众号,从不搞花里胡哨的营销,标题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文章排版简单粗暴,甚至有的难看,内容上从不刻意追求热点,但仍能篇篇文章阅读量都10w+,赞赏人数甩其他公众号几百条大街……一切的一切,皆归功于他的初衷:把最好的理念传递给最多的人。
有时候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好的观念都是需要自己在实际的实践中去理解和吸收。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这样也就注定了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也是有限的。但通过连岳和他的读者,我就可以知道千千万万人的经历,并从中吸取经验,这不说明了我躺着挣别人付出代价实践出来的好观念吗?这不是血赚是什么?这跟读一本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跟了连叔两年,我对他的赞赏,十个手指可以数得出来,毕业后有能力了,不能再白嫖了。此篇你可理解为安利,我很乐意看到共同关注他的好友从个位数飙到三位数,那也算我对他的小小回报(悄悄告诉你:最近连叔也出了新书)。如果你看了之后喜欢连岳,那你可以把他分享给你身边更多的人。不喜欢也没怎么样,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从不追星,但连岳就是我心里闪亮的北极星。连岳,我的贵人,我的恩人,我很爱很爱的人……
End
点击关注,一起进步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