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大鱼海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依旧顶你!

7月8日,《大鱼海棠》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上映了,但观影后的声音却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价值取向,对影片有理解和看法,这都很正常。
刚开始豆瓣上的评分是8.6,仅一天时间直接掉为6.6,还有下探的趋势,微博、微信、论坛一股脑儿都是黑《大鱼海棠》的,看着满世界的差评和讥讽。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影者,我没觉得这部国漫并不差,反而有不少令人动容的地方。
没看懂的人,使劲儿黑;看懂的人,坚持力挺。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本身就众口难调。电影是多种艺术的集大成者,如今商业片大行其道,大家痛斥明星堆砌、剧情浮夸、特效失真之外,还是义无反顾地跑进电影院观影,反而是一部在类型片里并不抢眼的动画长片,却让各种砖家跳了出来,这个不是,那个不对,一部国漫非要被扣上各种屎盆子,也真的是醉了。
喷子们会有各种理由等着你,“女主就是绿茶婊,三观不正!”“剧情太low、对白太简单,不好看!”“这就是部备胎的修炼史”“情怀成了大鱼海棠的遮羞布”等等,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偶尔会有些支持的声音,但瞬间被大量反对的声音淹没了,还丢下句“拍的不好,还不让说了?”得,真没地儿说理去了。
和一些同好聊起来,大家觉得豆瓣上的分数真心被恶意刷低了,中肯地觉得8分左右比较适合,现在就6.6分。与此同时,猫眼评分为8.6,微博电影评分7.8左右。由此可见,不是豆瓣疯了,就是猫眼疯了,其中必有蹊跷。
NINO最反感的就是一些所谓的公众号的鼓动,刚上映第一天,某公众号就急吼吼地推出“对不起,大鱼海棠,我给不了你高分”,一副大义凛然为影迷负责的样子,试问你这是在负责吗?你确定看懂了大鱼海棠的内涵?10w+的阅读量是挺漂亮的,评论区的各种喷子也在弹冠相庆,似乎《大鱼海棠》被“打败”了,他们就赢得了全世界一样!荒谬!
我不是什么大咖,也不是什么牛逼的人,只是从文化和思想的共鸣方面,感觉到这部国漫是有诚意的。《大鱼海棠》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很不易,在此不再赘言,主创人员花了大量的精力烹饪了这样一桌好饭菜,接地气、有底蕴,邀请大家来享用,如果有不妥之处,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来也是可以的,但吃完饭菜咂咂嘴,还丢下句“还是西餐好吃,这桌做的什么玩意儿”,换做你是主创人员,你会怎么想?
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有看到一部有诚意的国漫了,难得出来一部,就用极尽严苛的评判一棒打死,才会开心吗?难道漫画言必称日本,脸上才有荣光?即使自己再努力,也入不了他们这些人的法眼!“抄袭”两字就像匕首一样,说出口容易,伤人心的成本实在太小。
那些无脑黑《大鱼海棠》的人,我觉得他们根本就没看懂其意图。刚十六岁的椿为了救他而死的鲲,打算用自己半条命来换,谁在年少时都做过疯狂的事,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
湫对椿近乎亲情了,鲲对椿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救助,椿对鲲是报恩,这部国漫不是玛丽苏小说的狗屁三角恋,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喷子们可以视而不见,用成人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评判少年的爱和付出,未免太不包容了。这部国漫8分左右比较合适,现在豆瓣就6.6,恶意刷差评的太多,喷子们,你们心里是啥样,所见的世界就啥样,呵呵!
为何要用成人的狭隘来看待一部动漫呢?为何日本漫画怎么着就是好,而国漫即使再努力也会被吹毛求疵?为何不能静下心去欣赏一部本不该用商业思维去考量的国漫?为何都在用一种极尽偏执的审视和问责对待一部为梦而生的国漫?尤其看到那么多自媒体一股脑儿地黑大鱼,我就是不服,这次我就站《大鱼海棠》这边。
不好意思,这次我站在大鱼这边!一些人说《大鱼海棠》不好看的理由,归纳起来就以下几点:1、《大鱼海棠》不好看,十二年白等了,情怀变垃圾!2、抄袭宫崎骏作品,国产作品没希望,太垃圾!3、画面虽精美,但故事又老套、剧情又空洞,编剧太垃圾!
好吧,一群义愤填膺的人花钱买了票,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就跟被骗了钱似的,至于那么充满戾气地叫嚣吗?这个年头,影片被黑,要么真的垃圾,要么就是被人误解太深!显然,《大鱼海棠》是后者。抛开所有的问题,在大鱼海棠不是人、也不是神的世界里,如果还用我们常人的思维去看待,是不是太偏颇了?
在这个“其他人”的世界,本来就有特别的价值观存在,你只需跟着故事走就行,带着平常心看就行,何必要把自己的喜好急切地表达出来?你所认为的对,就一定是对?你不看好的一切,就真的很差劲?非也,我相信《大鱼海棠》不是一部平庸的作品,影片之外,更值得深思。
A、是情怀消费我们,还是我们把情怀玩坏了?有人批评《大鱼海棠》过度打情怀牌,欺骗了大家。话说从《致青春》到《魔兽》,为情怀买单的人,也不在少数,怎么就没人跳出来唱反调呢?更重要的是,“情怀”二字,或许只是影片宣传的商业行为,但粉丝却因为情怀而渐渐地丧失了理智,不去客观地考虑它到底好在哪里、坏在哪里,只要与内心所想稍有违背,就口不择言、脏话漫天,试问到底是情怀消费了我们,还是我们把情怀玩坏了?
平心而论,类似“《大鱼海棠》花了十二年也没有拍好”、“辜负了影迷苦等十二年”等言论,本身就带有主观因素的偏见,失去了评价一部作品最公正的态度。我们带着某种心理预期去看《大鱼海棠》的时候,当发现《大鱼海棠》讲的不是我们预期的故事,就不加遮拦、一棒子打死的时候,我们有真正地冷静下来吗?
B、《大鱼海棠》抄袭日漫?这个真心不服!《大鱼海棠》里的建筑灵感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布置,几乎都有证可循,《山海经》里上古神话的怪物、标准款式的唐装服饰,配乐和画面的诚意是足够的,这里的抄袭何有?分明是向传统文化致敬的啊!日本漫画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现象。我们不要一味地自卑,崇洋媚外,曾几何时,中国的动画也在国际上赫赫有名过,只不过后来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可以说《大鱼海棠》是一个萌芽,未来也许会有更优秀的作品,倘若国漫一直在这样妄自菲薄的土壤里生存,是在充满无妄质疑的氛围下成长,这未来恐怕是比登天还难!
《大鱼海棠》的抄袭言论并不可信,也毫无根据,完全就是无脑黑!《大鱼海棠》和宫崎骏作品的架构并不相同,宫崎骏善于把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进行了艺术化的创作和加工,从而得出一些深思或感悟;《大鱼海棠》则完全建立在梦的基础上,以上古神话和传统文化贯穿始终,讲述让梦变为现实的奋斗。宫崎骏的作品取材和立意更高明些,但不能用这种“关公战秦琼”的对比,来说《大鱼海棠》不好,元素相似就说抄袭,你以为是商标注册啊?
C、《大鱼海棠》剧本不华丽,但说它内容是硬伤,你确定?在诸多对《大鱼海棠》的言论中,最烦说它内容是硬伤的,请问你真的静下心体会这个故事了?粗浅地看完,觉得它无聊,这些仅仅是你自己的臆断。观影者买票进电影院权当图个乐呵,大家不喜欢沉闷的叙事方式,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商业方式的,《大鱼海棠》无疑是触了观影者的逆鳞,但这并不是它的错!
故事的脉络其实不复杂,很简单很单纯,却在不少人眼里变成了“绿茶婊和备胎的故事”,不想说什么了!近些年中国电影在票房上呈现几何级的发展,电影的大手笔和大制作此起彼伏,观众才不管什么立意和深度了,只要画面震撼、特效震撼,哪怕通篇并没什么实意的剧情,也有大批粉丝买账。为何就不能匀一点包容和善意给《大鱼海棠》?原来观影者的心里只有浮华的大千世界,却没有了浪漫主义的爱和纯真。
《大鱼海棠》全篇都是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写意风格,那源自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留白和停顿都恰到好处。当观影者习惯了爆炸、飞车、肌肉、美女、夜店等视觉冲击后,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风格和手法后,只有不解和非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没了,而是我们的心早已容不下它们,它们可是我们文化的根啊!
李安曾说:“中国电影的任务,就是怎样把中国的内涵讲成世界性的故事。”如果《大鱼海棠》拍成了《美人鱼》和《疯狂动物城》那样的,或许能有个票房神话,但这种纯粹的票房狂欢,真的是件幸事吗?恐怕这也不是《大鱼海棠》的初衷,也不是主创人员心里想要的。
《大鱼海棠》真正的精髓早已脱离剧情之外,故事背后的意境和内涵勾勒出中国上古的神话世界,这是我们古籍里提及、掌故里讲起的过往。《大鱼海棠》用了非常写意的方式,但想要诠释这个精髓,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退一万步讲,就算《大鱼海棠》做了件自己驾驭不了的事,就算真的拍烂了,主创人员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诚意,也能为这浮躁的人心降降温!更何况这条大鱼根本没有失败,它不是飞上海天之门了吗?
不谈国漫情怀,就说电影本身!
很多朋友会骂,他们说看到的是一个没新意的三角恋故事。恩,看着这股不忿的劲儿,还真不是一张电影票能解决的事儿。《大鱼海棠》说爱情了吗?说了,湫对椿那种属于少年懵懂的爱表现得很清晰。鲲对椿是出于本能的救助,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因此丧命,椿对鲲的去世非常愧疚,拼尽全力想让他回到人间,这里有友情、爱情、亲情,有善良、纯真、勇敢,如果归纳起来,那就是爱,这个爱不是狭义的情侣之爱,而是种大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根本不是除了爱就是不爱!椿对鲲的情感可以说发生了很多次剧烈的变化。首先,对人类鲲时候是有爱慕,但显然不是爱情,其实表达了椿向往人类世界自由自在的生活,仅此而已;再者,面对死去的人类鲲,椿仅有的爱慕之情随即被悔恨、懊恼、自责等情绪所代替,她只想让他回到人间;最后,面对复活后的大鱼鲲,椿是用自己的一半寿命复活了鲲,并与他性命相连,椿的灵魂被灵婆抽出来包住鲲的那一刻,对椿来说更像是自己孕育了个新生命。
那个不断长大的鲲对椿来说,其实是自己孕育出的一个新生命。最终要送走这个自己的孩子,才能复活那个鲲。短短的时间里,椿跳过了爱情,直接经历了从少女到母亲的心理转变,但心智却依然是16岁的孩子。16岁的椿,带着嗷嗷待哺的鲲,生活在视鲲为怪物欲除之而后快的族人当中。
恰恰第一个要处死鲲的,正是椿的母亲。与其说是是母亲伤害了她,不如说是所谓的天规伤害了她们。本来就不太信任自己双亲的椿,实实在在体验到来自这个压抑社会对自己的伤害。从此对族人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依然生活在围楼的椿,心灵已经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族人了。
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哪是什么三角恋?
有人会说椿为还鲲一命,搞得天神降怒、族人受难、众叛亲离,莫名其妙根本没有依据。大家都经历过青春期,那个年纪的孩子只要自己认可的理由,谁都拦不住,世界毁灭跟我没关系,我就要继续干。创作团队本身执着精神的融入,让椿的执着也有章可循。
有人会说湫强行为爱牺牲,根本没情感铺垫。试问哪个青春期的男孩没有为暗恋的女孩装过B?随着剧情的推进,湫的付出与牺牲逐步加大,从一开始的保守秘密到一起保护鲲,再到舍身战蟒蛇到最后舍弃一切,其实是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不能说没有情感铺垫,如果有更多的铺垫,剧情会更顺畅,电影会更“完美”。
有人会说鲲在恶劣天气下,竟然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跳进海里去漩涡边上救海豚,这太不合常理了。暂且不提在海浪里、在椿挣扎的过程中,对鲲的水性之好进行了充分的刻画,鲲他此刻也是处在那个自负的大好年华里啊,谁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没有过意气风华啊?鲲只是做着自己,仅此而已!
少年之纯真和伟大,在一些人眼里如此不堪,而我却分明看到曾经懵懂而青涩的自己。三个少年,代表三种倔强与执着,影片中的刻画并不完美,却很真实。观影者也许阅尽了天下电影,知道各种蒙太奇镜头和特效手法,也有自己完整的电影思维定势,但以固定的教条来评判一部电影,这还远远不够!
你打开的方式不对,我眼中的《大鱼海棠》如此深刻
剥离《大鱼海棠》绚丽的外衣,影片的内核还有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发生在典型的中国式大家族中,人的自我觉醒与原生社会发生剧烈冲突的故事。
椿生活的地方乍一看像是世外桃源,其实这里风景虽然漂亮,却是个教条森严的小社会。除了每次成人礼可以出去透透气之外,这里被禁止与外界产生任何接触和联系。这明显是违背了人性的,必然会出现各种反抗者,如鼠婆和后来的椿都是。如果在陆地上,心存不满的人还能想方设法地逃跑,而这里是与世隔绝的海底深处,这是一座完美的监狱!
围楼是《大鱼海棠》里最显眼的符号了,其实它代表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家。对每个中国人而言,家都是初生之地,是摇篮、是壁垒、是港湾,同时也是枷锁。在“其他人”的世界中,巨大的围楼像铁桶般密不透风,暗示着家的力量强大到了极致,往往个体在围楼前是显得非常渺小。
并不是所有“其他人”都群居在巨大的围楼中,至少《大鱼海棠》里就有3个离群之人,即鼠婆、灵婆、爷爷。他们和围楼内的其他人截然不同,都住在远离大围楼的地方,这三个人分别代表着三种觉醒的力量,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大鱼海棠》有续集,那肯定会是觉醒者的逆袭!
敲了半天的字,有些乏,只是说出了心里话,没有刻意想为《大鱼海棠》说好话,也不想落井下石苛责它。《大鱼海棠》虽不完美,但瑕不掩瑜,整体还不至于到差劲的地步!无论怎样,这部影片的话题效应,已经证明在观影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好还是坏,不是豆瓣说了算,也不是某些自媒体说了算,时间会证明一切!
创作团队从创作期发布的微博到电影首尾的台词,一直在说“这是我的梦,现在成为现实了,大家也要有梦!”,一度跳票直到通过众筹解决燃眉之急,现在终于公映的《大鱼海棠》真是一波三折。在影院坐到最后,看完那一大串“感谢以下众筹支持者”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真的是个关于梦的故事,不仅电影本身是源于梦境,还把现实世界里对梦想的执着融入到电影中。
我们不该被舆论左右
带着颗平常心去观影
自己判断才是真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鱼
努力寻找自己的自由和梦想
大鱼海棠
触及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想起很多人和事
面对未来
唯有努力唯有更坚强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