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有”志竟成

“有”是会意字,本义:持有,与“无”相对。引申义:存在、取得、产生等。
《说文》:“不宜有也。注: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意思是:有,就是不应当有而有。注解:即本来是不应当有而有,引申为一切“有”之义。
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的形象,表示用手抓着物品(即持有);金文字形为一只手抓着“月(肉)”,表示持有之义;小篆、隶书、楷书沿用金文字形。
《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是具有之义。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存在之义。
《资治通鉴》:“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有”是取得、占有之义。
清代李汝珍《镜花缘》:“女菩萨千万保重! 我们后会有期,暂且失陪。”“有”是等候、等待之义。
《水浒传》:“外面童子又道:‘娘娘有请,星主可行。’”“有”是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之义。
《孟子·告子上》:“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有”是或许之义。
汉代贾谊《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有”通“又”,是超过、再加上之义。
宋代司马光《训俭示康》:“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有”是具备之义。
“有志竟成”,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这是汉光武帝刘秀评价大将耿弇时所说的一段话,历史上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耿弇(yǎn),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耿弇自幼喜好军事,勤学苦练,希望将来建功立业。成年后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称帝后,封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好畤侯。此后,耿弇先后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延岑自汉中出武关,侵扰南阳各县,攻占数城。耿弇奉命率军与延岑战于穰县,大败敌军,斩敌首三千余、俘获五千余人,缴获印绶三百枚。此时,彭宠攻陷蓟城,自称燕王,涿郡太守张丰起兵响应。耿弇击败延岑后,随刘秀至舂陵,献”定彭宠于渔阳,取张丰于涿郡,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之策。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当雄厚、兵多将广,骁勇善战。刘秀帐下许多谋士、将军都持反对意见,认为耿弇的战略不可能实现,刘秀则坚决支持耿弇。两军交战的时候,耿弇右腿被敌箭射中,血流如注。耿弇忍着疼痛率军作战,身先士卒,最终把张步打得落慌而逃,圆满完成了作战计划。刘秀知道后,高兴地对耿弇说:“你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永平元年(公元58年),耿弇去世,谥号愍侯。
常用词语:有的放矢、有恃无恐、有口皆碑、有条不紊、有教无类、有始有终、有求必应、有利可图、有所作为、有备无患、有目共睹、有勇无谋、有心无力、有名无实、有朝一日、有案可稽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
作品释文: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所作联句 庚子初夏 善华书(印)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