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海波书房 | 青花瓷的故事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虽然这本书叫做《青花瓷的故事》,但整本书对于青花瓷的讲述比例实际上并不多。我认为这或许是因为青花瓷所具有的“中国”代表性,凡提起青花,便能想到中国,毕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花作为风靡全球的商品,让世界对这个东方之国开启了认知和巨大的兴趣。
书里所讲述的青花瓷故事,并非是从艺术角度的,而是通过由青花瓷的寰宇之旅,回顾中国瓷器作为联通中西的过往,探讨中国陶瓷对于全球化经济的意义。作者甚至认为,中国瓷器是全球化首次真正兴起的滥觞,正如书封面上所写的“中国瓷的时代,不是一部瓷器史,而是一部世界史。”
瓷,是扎根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中国人用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物质,成就了这人世间美丽又实用的器物。译者在最初的译序中就打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比方,“由东汉初期中国首次烧瓷成功起算至今,若将这一千八百年时光比作一年十二个月的长度,早期中国从一月到十月,由春至冬,整整制作了十个月的瓷器,内销全国,外销世界。约六月时,宋徽宗已在享用他魅力的汝窑成品,晚至九月,大文豪莎翁却还一辈子也没见过真正的瓷器。直到十一月,欧洲才终于知道如何制瓷。”

然而,正是这十一月到十二月的这短短三百年里,曾经具有称霸能力的中国瓷却也经历了丰富又巨大的变化,这也恰恰是这本书讨论的主题所在。它是如何昌盛于欧洲,又是如何带动全球瓷器生产发展,从而对其本身又造成了何种影响?作者用极为庞大的史料为佐证,展开了八个篇章的详实论述,以宽阔的视野、极为新颖的角度,通过陶瓷来看待世界文化交流史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其中观察思考都给人以启发。
全书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最终章“中国瓷之衰与亡”。往常,我们在讲述中国瓷器时,更多的总是从“自豪与骄傲”的角度,不少书籍也都会泛泛而谈中国瓷的辉煌历史。然而,站在当下,当我们不断反思中国当代陶瓷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的时候,我们真正分析过它曾经是如何在西方“没落”的吗?是的,“没落”,听起来一个充满沮丧的字眼,但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国瓷曾站在过全球贸易与文化交流中的类中心地位,那个高度和如今相距甚远。
探讨这种“没落”是有趣的,因为它需要跳脱于讨论中国陶瓷本身的质量或艺术形态,从一个更庞大的世界观和全球观视野来看。没错,曾习惯于同盘同杯共餐的欧洲人,甚至因为对中国瓷的喜爱,发展出了用餐礼仪(为了彰显财富,他们预定成套的陶瓷餐具,而这成为分餐和用餐仪式感的巨大动力,虽然也有银器、玻璃等餐具,但真正起到转变作用的是陶瓷餐具。)

然而,正是中国陶瓷的极大魅力让上至皇庭下至百姓追捧,这极大的需求量,极大的出口进口,默默带动着西方本地的制瓷市场。因为早期西方对陶瓷制作的不成熟,其造价的高昂反倒萌生了“越贵越珍贵”的理念,王公贵族甚至以拥有自己开办的瓷器厂为骄傲,而这对于虽然品质优秀但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瓷来说,反而成了打击性的因素。由此,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或许,正是因为中国瓷太过辉煌的贸易,加速了它在西方的没落。
从天下瓷都景德镇,到亚洲与西方的贸易,从居首东南亚大陆,继而称霸世界,作为早期全球流动中最特别的商品,瓷器在无意之间承载了文化交流的重任,成为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一个耐人寻味的标的。它的昌盛离不开早期中西方的互相想象,但当中国瓷出了中国,当其画面形式图案的意义在文化差异中消逝,当生产和制作在各地都变得便捷,那么,来自中国的陶瓷该以什么独特魅力获取让人眼前一亮的能力呢?

如今,我们一直期盼中国当代瓷的复兴,我也一直在努力的通过各种对外交流活动来推动中国当代瓷的国际发展。回想之下,好像我们最常提到的就是传承和创新,似乎这是回归瓷器世界版图中的重要法门,但或许,我们必须正视跨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必须思考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下,一种文化商品要在当代取得世界级高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因为市场和经济是瞬息万变的,所谓的中国当代瓷的崛起,最重要的还是文化自信和态度,比起拿来主义的伪学院派、比起如何吸引他人,更重要的还是发展自己,并且通过交流释放态度和魅力。就像青花瓷,它其实出身混血,但因为不断的海外流通、交流,从中国瓷本身和世界喜好中找到了契合点,继而成为足以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这对我们当代的陶艺发展,是有启示的。
写这本书的,是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历史教授罗伯特芬雷,这部以瓷为题的、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向切入的微缩世界史让我感触颇深,开拓了许多的思路,诚意推荐给大家。
热 文 推 荐

敬请关注公众号:瓷海新波
记得点一下“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