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金侬影视人物随笔:东洋“北漂”在北京

 
    一个东洋“北漂”在北京
    文/金侬
  “北漂”一般指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许多外国人也参入了“北漂”的行列。来自日本大板的矢野浩二就是一个东洋“北漂”,他的“北漂”生涯时至当时,已经差不多有了整整三个年头。
  2000年四月,矢野为拍摄一部名叫《永恒恋人》的电视剧,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此前,这位二十八的小伙子对中国基本不了解,在他的脑海里只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和好吃的饺子,才让他联想到这是中国。
  《永恒恋人》在中国拍摄了三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矢野观察着北京,观察着在北京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不知不觉地他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在日本,生活压力很大,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艰难地奔走,有时,他感觉十分压抑,连每一分钟的呼吸,他都觉得十分紧张。但在北京,这种感觉荡然无存。他不仅呼吸着自由和轻松的空气,就是他目之所见——闲坐在麦当劳里聊天的青年人,在西单广场上散步的老年人,还有在立交桥上放风筝的……哪一个都跟他一样感受着生活的自在和欢乐。这是他在日本绝对感受不到的。
  他明显地觉得中国人好交往。在日本,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上的同事压根儿就不是你的朋友,也不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而在北京,工作在一起的同事,喝喝酒,聊聊天,慢慢地也就相识相知起来。矢野渴望交朋友,他的渴望在日本很难实现,但在中国实现了。他在中国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这种亲情让他难以忘怀,所以,他十分怀念在中国的那段日子。
  我十分理解矢野的这种心情。就像当年我去云南丽江,望着蓝得如水洗过一般的天空,再看看眼前悠闲的纳西人,我也想就此在丽江常住下来,从此远离喧嚣的闹市。但是,常住于此,何以为生?
  大板青年矢野浩二大可以用他在大板的一、二十平米房子,换北京昌平一百平米左右的农家小院,过悠哉游哉的快乐生活。相信这一点对于他来说也完全可以做到。然而,一番悠哉游哉以后,他何以为生呢?他在中国,与我在丽江的想法,可以说大致相同。
  然而,幸运的是,他在中国找到了他的事业——演戏。
  他第二次来北京后不久,中央电视台《走向共同》剧组就邀请他出演明治天皇。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矢野一时感到很难把握,有点不知所措。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明治天皇的书籍和资料,他慢慢找到了感觉。
  这次参与中国电视剧的拍摄,矢野感触良多。在日本,一个演艺界的新秀,要想获得一个好角色,简直比登天还难。即使有一个较好的角色让你演,所受制约也很多,一般来说,你是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的。像明治天皇这样重要的角色,如果出现在日本的电影、电视剧中,根本轮不到矢野去想,更别说让他去演了。而在中国,矢野居然演了,而且演的时候,他还揉进了自己的设想,导演对此并没有横加干涉。
  一切的一切,都让矢野对中国产生了眷恋,于是,他下决心在中国留下来,做一名演艺界的东洋“北漂”。
  最初的日子不无艰辛,他语言不通,人地生疏,没有朋友。为了解决语言的问题,他进了语言学校专心学习汉语。学习语言,最重要的便是要有语言环境。矢野在课堂上学,在课外也无时不学。打的时,他向司机学;买东西时,他向营业员学;看电视、听收音机,他都在学。他置身在一个语言的海洋中,没有救身圈,没有救护员,他不奋力使自己浮起来,便只有被大海吞没。生存的需要逼得他学习语言,这种学习便格外有效。几个月后,他的汉语水平就提高了一大截,从此,他一个人随处在北京行走,便不再有什么烦恼。
  他在北京租了一处房子,地点在朝阳公园附近。后来,觉得有点偏,便又搬到了地安门一带。他说地安门那里有实验话剧院,他也许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矢野为寻找机会而迁居,这使我联想起许多演艺界的中国“北漂”,千方百计地在电影厂附近找房子,目的是更有机会与导演、制片人接触。看来无论中外,只要是“北漂”,他们的想法都是寻找机遇,打开自己的事业空间。
杨阳拍电视剧《记忆的证明》,给了矢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2002年8月,矢野听说杨阳正在筹拍电视剧《记忆的证明》,剧中需要日本演员,他毫不犹豫地就去毛遂自荐。
杨阳曾经导演过《牵手》,矢野在日本看过这个电视剧,他很喜欢杨阳的作品。所以,初次见到杨阳,矢野紧张得不得了,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杨阳让矢野当场试演了几段戏,觉得感觉还不错,就把戏里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冈田”交给了他。矢野当时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演好。这个角色对于矢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极端地讲,如果剧组不给酬金,他也要演。
矢野走进《记忆的证明》摄制组,自始至终怀着两种心情,一是幸福,二是苦恼。幸福是他有如此好的运气能被杨阳选中并出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苦恼是他毕竟是个新手,经验和修养都不多,演不好的地方在所难免。
矢野在日本没有上过什么表演的大学,他的表演知识都是前辈在片场直接传授的,这些知识既不系统,也不全面,有的可能还与中国导演的思维方式有冲突。矢野这一回干脆重新学起,他把杨阳当作他的老师,杨阳说什么,他做什么。矢野在杨阳面前就是一张白纸,杨阳可以在这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这其实倒是一种最佳的合作,导演和演员之间没有任何冲突,有的只是传帮带,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矢野在杨阳这里学到了他所要学的东西,杨阳呢,不折不扣地把矢野当成了她作品中的影像符号。造成这个结果当然需要一个前提,那便是矢野要有较好的悟性和敬业、刻苦的精神。所幸这两点矢野都具备。
悟性不去提它,刻苦和敬业,他甚至给中国人都做出了榜样。常常一个镜头,导演已经喊OK了,但矢野心里还是有些不满足。于是,他比比画画地跟导演提出能不能再来一次。
杨阳的眼睛注视着矢野的脸,马上,她就朝他友好地点点头:“谢谢你,那咱们再来一次吧。”杨阳对待演员的态度,令矢野十分感动。他觉得这是导演理解演员,尊重演员,胸怀宽广、大度的表现。
  在《记忆的证明》中,矢野还担任了另外一个角色,叫青山洋平,是冈田的孙子,他是一个热衷竞选的政治家。在同一个戏里担任两个角色,这又是矢野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记忆的证明》以后,矢野正式签约于北京一家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了第一个与中国公司签约的日本演员。
从《走向共和》到《记忆的证明》再到后来的《烈火金刚》,矢野无一不在其中饰演日本人。矢野在北京找到了饰演中国影视剧中日本人的定位,这无疑是中国演员不可替代的。然而,就像一些进军好莱坞的中国演员很难在美国影视剧中找到较好的中国人角色一样,中国影视剧中日本人的角色同样也不会很多,这就给矢野的选择带来了难度。
我把这一问题向矢野提出来,没想到他充满信心地表示,他在北京发展的目的,是想做一个可以演中国人的日本演员。他要在中国演戏、生活,像一颗种子,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
矢野对中国的喜爱、眷恋若此,看来他是要把家安在北京,安在中国了。我逗趣地问他,那你在中国有没有女朋友?矢野摇摇头。我又问,那你打算找一个在北京结婚吗?矢野微笑地说:当然。是找中国姑娘吗?听我这么一说,矢野马上站起来朝我鞠了一躬,特别认真地说:张大哥,如果有好的中国北京姑娘,请帮忙介绍一下,拜托了!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附金侬2018年第六次群微拍书法作品两幅:
其一:天行健;
其二:寿。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著名书法家,知名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互动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或可关注金侬头条号——金侬自媒体。
  特别提示:
  凡已关注本公众号,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同时累计转发分享本公众号十篇(包括视频)以上的朋友,将获赠金侬小品书法一幅。转发分享记录可以截图形式发至金侬私信。
敬请关注金侬先生微信公众号:
金侬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