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学小常识

卢氏文苑 | 段明昭:史海拾遗——两个县令的卢氏“奇缘”

卢氏县地处偏塞,历史悠久,号称“双千年古县”,我辈为之自豪,然总有些许怅然若失,几千年的岁月沧桑,无数先人生存奋斗的地方,地上古物鲜见,地下遗存寥寥,仿佛一座新城,真是造化弄人。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偶于网上搜罗到一篇现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史料,记载了两位县令的“对调”旧事,这份“奇缘”,让我如获至宝。

这是一篇“移会”(旧时官府文书),上边记载:“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九月河南巡抚穆和蔺奏卫辉府属之滑县虽系繁难中缺之地,然知县阎睿蕖殊属非宜,请以卢氏县知县郎正达调补所遗,卢氏县专简之缺由阎睿蕖调补。”简单的说,这是一个调令,我们从中得知有一位精明强干的卢氏县令得到上级的赏识,调任滑县县令,虽然级别上没有改变,但是意义重大。因为滑县乃地广人稠、赋重事繁之地,应比卢氏繁华富庶,而知县阎睿蕖才识欠佳,殊属非宜,同时又强调卢氏县令郎正达才具明干、办事勇往,调补滑县后实能办理裕如,这是一种莫大的信任。这篇史料,至少传递了以下信息:卢氏确实曾有一位叫郎正达的县令。查阅彭修身主编的《卢氏县古今人物》职官一章,载有“郎尊三,乾隆五十七年任卢氏知县”,短短几个字,人物字号不详,生平事迹、褒贬全无,年份基本相符,不知道是否为同一个人。同时记载有“阎象峰,由举人任卢氏知县”,亦不知是否就是那位郁郁调卢的阎睿蕖。

历史是人创造的,同时又是由人来书写的,文字传承的历史,在战乱、人祸、天灾面前又是多么的脆弱。我深信在卢氏这片热土上,一定有灿若群星的先辈,他们或许不曾伟大,但是足够生动,他们是有故事、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时至今日,穿越历史的层层烟云,我仍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呐喊。今天来之不易的新时代,植根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台湾和我们血脉相通、文化相连。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肩负起使命担当,两岸的统一才能指日可待,因为这样才能上不愧对祖宗,下不愧对后人。

编者荐语:本文根据现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份珍贵旧时官府文书“移会”,为我们揭开了郎正达、阎睿蕖两个县令对调任职的卢氏“奇缘”。暗淡发黄的古旧史料静止无声,然而其承载的文字信息却意义重大。年轻的作者以卢氏“双千年古县”而自豪,同时又为卢氏“地上古物鲜见,地下遗存寥寥”而怅然若失。且不论卢氏的古物遗存多与寡,但只为作者史海拾遗点个赞,愿我们有更多的人把执着的目光投向于此并广有所获。(卢辉)

作者简介:段明昭,男,卢氏县城关镇人,生于1982年,畜牧师,现在卢氏县农业农村局工作。大学之前对家乡只有烟云记忆,却是那样美好。曾经青春年少,发奋学习,考取高中教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工作后在外漂泊数年,最终选择回归故园,决心用摩托车轮子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走遍了卢氏的沟沟岔岔。乐山乐水,偶有所感。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 宋海峰

李宏文 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 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文苑主编:卢 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邹 楠 程向楠

红 云 刘晓娟

本期校审:卢辉

本期编辑:刘晓娟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点击“写留言”,留下你的精彩评论!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