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但凡了解一点清明上河图的人都知道,关于张择端的生平,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定论。
谁说张择端一定是北宋人?
说起张择端,恐怕张择端还要感谢一个人,此人名叫张著。
因为如果没有张著在清明上河图上作的跋,这幅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到现在恐怕还要归于佚名。
那么张著为何人?
元好问《中州集》卷七:“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
问题 又来了,永安是哪里?
元好问《续夷坚志》云:“海陵天德初,卜宅于燕,建号中都,易析津府曰大兴。始营造时,得古钱地中,文曰‘永安一千’,朝议以为瑞,乃取长安例,地名永安。改东平中都县曰汶阳,河南永安县曰芝田,中都永安坊曰长宁。”
问题又来了,海陵天德初是什么时候?
据金史记载,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称中都。
绕了一圈终于明白了,这个张著应该是金朝人。
为什么说是应该,因为金朝处于一个微妙的时段,它灭了北宋,又和南宋并存。
所以这个张著的身份有两个可能。一,生于金朝,二为北宋旧民。北宋灭亡后,很多当时北宋的旧臣或者被迫或者主动,变成了金朝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关于张著的生卒年,所以这两个可能都存在。
为什么抓住张著的身份不放,原因在于他是第一个提到张择端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的人。如果他是金朝人,那么张择端可能是同时代人(金人或者南宋人)或者北宋人。
为什么不能排除张择端可能是南宋人或者是金人?
理由有以下几个
一,大家之言。
明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如下记载:“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
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二,逻辑推理。
不能因为张著是金朝人(前面说了,代考,他也可能是北宋旧臣)就坚决说张择端是北宋人。难道就不存在张著和张择端是同一时期的人的可能性吗?至少应该存疑。
三,关于宋徽宗的所谓题字
作为清明上河图为北宋时期所做的一个铁证(也间接证明其作者张择端必定为北宋人的一个铁证)就是世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宋徽宗的题字“清明上河图”。
那么这个所谓的题字在哪里?答案是今人干脆就没有看到过。都是据说,据古人说。
也就是说,所谓的宋徽宗题字也应该存疑。
这里举一个例子支持这个推测。
世人皆知宋徽宗是北宋的书画大家兼职皇帝。
假设,宋徽宗给这幅名画题字了。那么这幅画更应该是名画,珍贵之物了吧。
皇帝看中的好东西,既不见于北宋的《宣和画谱》,也不见于南宋的《书院画录》说的过去吗?
有人诡辩,说《宣和画谱》成册前,可能清明上河图还没有出世。
那么这里就挑战一下,《宣和画谱》大概成册于1120年。
张著的跋文题于1186年
写的太拽了,翻译如下:
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所谓大定丙午,就是1186年。
如果,清明上河图成于1120年后,1186年前,也就是宣和画谱处世后的66年之间,怎么就入了《向氏评论图画记》的法眼,被划为“神品”,这难道就说得过去了?
何况《向氏评论图画记》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直接的记载,存在与否都成问题。
再何况,就算是《向氏评论图画记》真的存在,且是一部很有地位的书,既然它说了清明上河图是一副神品,且《宣和画谱》没来得及收录,那后世那么多的名人画集,为什么都没有收录?
再说一说现存几个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的其他几个人。
在张著之后,还有几个人在这幅画上题跋。
张公药、郦权、王磵、张世积
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北宋灭亡后投降金朝的北宋旧人。
这几个人的题跋,按照大家董其昌和孙承泽的观点,可能出自于对前朝(北宋)的追忆。
但这只能间接证明这幅画画的是北宋(汴京)的场景这一事实,并不能证明画的作者张择端就一定是北宋人。
难道南宋人或者生活在金朝的北宋旧人就没有能力画一幅北宋汴京的画?
张择端是北宋人,是可能的,但应该谨慎的存疑。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为什么提出怀疑,一方面是因为那个所谓的宋徽宗题字。如果说题字存在,那么为什么没有了?有人说可能是由于后人认为宋徽宗的字值钱,给扣去了,这个说法很牵强。试问脱离开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孤立存在的宋徽宗的几个题字(包括印章)更值钱,还是带着画的题字(包括印章)更值钱,显而易见。如果真有人因为几个题字就把画扣去一部分,那么这个人的脑子真的坏了。确实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并不完整,可能包括题字的那部分由于某种原因遗失了,而赵佶的题字恰恰在遗失了的那部分上。可笑的是,某些专家偏偏声嘶力竭的宣称现存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完整的。。。
如果说题字本身并不存在,后者说是后人臆造的,那么臆造的意图显而易见,是给这幅画增加含金量。当然,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推翻画是北宋时期做的这种可能性。
同理,张择端是金人,或者是南宋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一个理由是包括张著在内,张公药、郦权、王磵、张世积这几个最先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的人都是金朝人,或者说都是生活在金朝那个时代的人。世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有一个逻辑惯性,题跋的人是金朝人,画作就一定是前朝人画的吗?
清明上河图在后世,成为了名画,但在当时(金朝和南宋的时代)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值钱的名画。理由有二,一,成画时间短,如果此画成于北宋初期,后来为赵佶所看重题字,不太可能不入《宣和画谱》,如果成于《宣和画谱》之后,那么在张著题跋时,不过短短60年时间满打满算,此画在当时成为名画的可能性不大。
1998年内地剧《清明上河图》:郑少秋饰演张择端
二,包括张著在内,张公药、郦权、王磵、张世积这些人,在当时既不是朝廷重臣,也不是文坛领袖,更不是什么大家,这样的人会有机会接近这样一幅名画,且被允许在上面题跋,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既然这些人都可以题跋,那么只能推断在当时,清明上河图并不是什么名画。更成为不了什么神品。
如果再列个第三条,那个所谓的《向氏评论图画记》更是名不见经传,本身存在与否还要画问号,就算是真的有这么一本书,如果它真的很有地位,为什么后世经典里从来没有一个字提及。如果它本身就不是一本很有地位的书,那么它推荐是神品的作品,在当时也不见得就是神品吧。
说了一堆,就是想说,清明上河图作为南宋人(或者金人)怀念北宋汴京而作的作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创作背景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0年—1126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及南宋与金对峙的12世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异常尖锐,并达到日趋激化的程度。当时,表面上的升平景象,已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动荡和危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他创作了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作品欣赏《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具体人数有争议),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82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据,《清明上河图》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而今这些在画上都已不见。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因为此图流传年代太久,经无数人之手把玩欣赏,开头部分便坏掉了,于是后人装裱时便将其裁掉;一种可能是因宋徽宗题记及双龙小印值钱,后人将其故意裁去,作另一幅画卖掉了。
还有许多专家猜想《清明上河图》后半部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为止。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图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具体干什么暂不探讨),而图尾柳树边正是主仆一行人出行,完全可以看做是遐想的主人公,那么《清明上河图》名字的含义就完全可以诠释了。反到是有些专家认为画的开始部分来的唐突,好像人为的裁去开头部分,因为原画开头部分有宋徽宗的题字,被裁剪获利之说更有可信度。
真迹迷踪《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历代都有临摹本,且大小繁简不同。各地方的公私藏家手中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外国博物馆所藏也有好几卷。据统计,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摹本有30幅。
据说《清明上河图》历时十年完成,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靖康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之难后流入民间,历经辗转,后为南宋贾似道所得,元朝时期再度进宫,至正年间又被掉包,流落民间,后来落到宰相严嵩、严世番父子手上,严嵩倒台,图被没收,第三次纳入宫廷。经明代皇室收藏,后来太监冯保偷出,在画上加了题跋,之后真本又不知去向,
二百年后,由清朝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沅死后,《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深藏紫禁城内。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均未受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关于真迹现存
一种说法是只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一幅才是真迹(大多数人承认)。
另一种说法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另藏一本,被视为真迹。
权威评价《清明上河图》全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对北宋晚期的都市生活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绘,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俗风情等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情况的形象史料。
在构图上,整幅画卷大致可分作三个段落。从宁静清新的城郊到繁华热闹的城内街市,从汴河到汴河两岸,房屋和树木的繁多林立,都描写详尽。仅其中所描写的人物,数起来就有500多个。他们中间,有农民、商人、船夫、手工业者,也有官吏、士子、仕女,还有大胡子道人、行脚僧人,有打拳卖艺的艺人,有走江湖的医生,有看相算命的先生,也有各种各样的摊贩和游手好闲之辈……真是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备,样样齐全,全景式地反映了宋代开封城的繁华……在众多的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的人流之间,有人驾车,有人挑担,有人抬轿,有人在同河中激流搏斗,也有人在到处游逛……至于街市上的

清明上河图 局部
各种商业、手工业活动,同样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挂着各种牌号的店铺、作坊,有酒楼、茶馆,也有当铺和各种小商小贩,等等,构成了汴梁城内街市上纷然杂陈的繁荣景象,描绘得有条不紊,入情入理。
“虹桥”部分,是一座坐落在汴河上的环形大桥。此桥构造十分特别:它没有一根支柱,全部以木条架空造成,像夏天雨过初晴的彩虹,因此被称为“虹桥”。这部分画面的组成以横跨汴河两岸的大桥为中心。在飞桥建筑上,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极富特色。桥上是熙来攘往的行人,桥栏杆两旁有售货的商贩,加上凭栏闲眺的人们,使桥面上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表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
在《清明上河图》的整个画幅中,随处可见酒肆茶楼的饮乐者和拉纤者等劳动的场面,形成贫富不均的强烈对比。这种对比的艺术描写手法,表明了作者对生活观察和反映现实的态度。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于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人入胜。人物和景色的虚实、疏密、动静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表现了高低起伏性和动作性。它既有界画工整准确的优点,又有完整统一的特色,充分发挥了半工笔半写意人物画生动活泼的长处。是我国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最优秀代表作。

张择端
宋代初年,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汴梁、成都等地成为当时国内贸易中心。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和力量也逐渐壮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情况。图中不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且对当时被看作下层人民的船夫、纤夫、架屋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并把他们当作汴河上的主人和促成汴梁繁荣的主要力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绘画题材方面,《清明上河图》突破了唐以来的人物画主要以宗教活动和贵族生活为题材的范围,开始努力表现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场面。而规模之大,场面之宏,人物之多,描写之细腻、逼真、生动,艺术技巧之高超、纯熟,都是古来仅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以人物为主的风俗画,发展到宋代,已经注意到人物与情境的完善融合,使之水乳交融,开拓出了新的境界,特别是在描写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趣方面,更是冲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这对以后民间年画如《西湖景》、《姑苏万年桥》、《三十六行》等,也是一种启迪。
历史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国风俗画的一个里程碑,值得我们自豪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