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读书分享 | 一部由文化改革操盘者讲述的文化体制改革百科全书)

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

国庆小长假开启,告别拥堵的高速路,不去人山人海的景区,如何度过“清流”的七天?根据范周教授建议,言之有范将七本文化产业必读书目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送给广大读者一份特别的假期“攻略”!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三本书,高书生的《感悟文化改革发展》。

书籍及作者简介

作者:高书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高书生,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巡视员、副主任。2003年以来,参与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文件和配套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统计标准、文化产业支撑技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等制定工作,发表多篇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章,出版《感悟文化改革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高书生集》。代表作品:《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论纲》《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

书籍概览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础,那么政治改革则是中国改革的顶层,文化改革则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的链接。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制定者和参与者,高书生同志以睿智深入的思考、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社会复盘了中国从2003年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来的近十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情境。本书对这10年来在改革中发展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作出解读,将整个改革过程出现的重点、难点、优势、劣势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是一部透视化、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体制改革“百科全书”。本书不仅是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一面重要镜子,更是所有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必须深入了解的基础宝典。因此,本书可以说是文化改革领域解放思想的理论结晶,这些理论具有实践的鲜活性,正如当年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在实践中是“历史创造了原理”。

本书主要由文化改革硬碰硬、文化发展布好局、文化传承迈大步、文化改革若干政策的由来与演变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文化改革硬碰硬。主要就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误区进行剖析与解读。以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为根本,解读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改革的单位性质、改革单位人员安置等改革难点问题,全方位考虑到体制机制在改革期间可能存在的威胁、误区与偏差,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文化体制改革的被动性。

第二部分为文化发展布好局。主要就“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出发点、改革整体布局进行分析。从明晰文化产业的概念着手,突破以往从行政管理上划分文化行业的思维定式,转变以往将文化产业规划为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三个文化行业规划简单汇总的固定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交流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布局作出具体阐述。同时,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提出“文化再生产”概念。将文化再生产分为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并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部署“大创作”体制、“大生产”方式、“大传播”体系、“大消费”格局、“大贸易”局面等部分充分激活文化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三部分为文化传承迈大步。在明晰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文化改革的整体思路前提下,该部分重点阐述了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发展的困难及未来思路。作者清晰了的认识到科技在文化产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从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数字化展示的案例入手,具体对比分析了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业态。重点提出要建立中华文化素材库,通过数字化形式唤醒中华文化瑰宝。此外,该部分还着重突出了传统出版业如何转型升级;动漫产业如何跳出传统的电视终端、跳出少儿受众、跳出娱乐;电视产业如何实现从实现多渠道运用、多方向共享;电子图书资源如何充分与教育产业相融合等具体行业问题。

第四部分为文化改革发展若干政策的由来及演变。尽管该部分是本书的附录部分,但是确该部分是全书最具亮点的部分。该部分阐述了在文化产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三个文件,即2003年的105号文件、2008年的114号文件和2014年15号文件的诞生过程、执行过程以及执行效果。同时,该部分还分别阐述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技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确立以及文化产业统计指标的建完善立过程。这部分内容能够让读者最近距离了解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思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已有成果上如何深化?

从2003年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2012年“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到提出“2020年成为文化产业”成果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已不再是与“教科卫”想并列的“小文化”,而是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匹配的“大文化”,文化已不再是封闭式的“自我循环”,而是要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回眸文化改革发展的十余年历程,从观念破冰到现实攻坚,从战术突围到战略布局,可以说都能够“感悟”到文化改革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的政治智慧、理论创新、文化热情和专业能力,“感悟”到中国文化产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发展路径以及改革成就的难能可贵与来之不易。

(一)总结:文化改革发展十年理论实践创新经验

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两手抓。区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恰似一把“金钥匙”,开启文化体制改革的大门,为文化作为“产业”的发展解开思想禁锢。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分,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此为起点进一步理清了经济系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消费的关系等等,从而为国有文化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文化市场大发展大繁荣、激活文化生产再创造、打通文化全产业链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撑。根据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布局,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展开”的原则,经过试点,从点到面,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推开,并于2012年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相统一。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商品涌进市场领域,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娱乐化而有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象。前期教训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管理结合起来,以体制改革推进有序管理、以规范管理保障文化改革健康发展。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因此,各地在推进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文化市场体系的同时,主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整治和规范文化市场;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文化法制建设,完善文化事业经济政策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与科技进步互相促进。十七大报告中阐述“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占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制高点,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抢占先机。2006 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和“加快科技创新”,要求“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党的十七大强调: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栏目。2012年 6 月,科技部、文化部等单位印发《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设置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二)反思:新时代下深化文化改革发展的要点

以史为鉴、以需定供、以人文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未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应当牢记的。在科技瞬息万变的今天,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也是层出不穷、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充分肯定前人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巨大贡献、奠定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的前提下,也应当充分意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某些层面仍需持续深化改革。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不同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自上而下”,过去十年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自上而下、以行政推动。因此,在基本解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观念转变后,应当继续思考如何让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升。未来,改革深化的核心是产权改革,主管部分要彻底转变职能,真正从原来的“管脚下”转变为“管天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2017中国文化企业品牌价值Top50榜单中显示,国有企业和市场型企业基本平分秋色,国有企业上占比达到了52%,市场型企业占比48%。如何充分发挥占据文化企业近大半壁江山的民营文化企业是未来文化改革发展应当牢牢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

从“保基本“到“提质量”。文化体制改革初期,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指导。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基本文化权益:一是看电视、听广播;二是读书、看报;三是公共文化鉴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明确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国实行改革奠定基础。然而,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日益复杂,仅以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等作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否仍然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仍然是未来文化改革发展应当思考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十二五”期间在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之上,着重加大了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扶和帮扶力度。以农村书屋为例,近年来我国农村书屋建设呈高数增长趋势,无论是农村书屋个数,农村书屋覆盖率,还是农村书屋内的藏书量都已然达到了空前可观的数字,然而由于只追求数量的增加,使得农村书屋供需错位、监管不到位、后续反馈缺乏等弊端也不断显现,导致某些文化惠民工程有数量、缺质量。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特别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文化贸易并存的格局。十八大以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先后印发,统筹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但是我们仍然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输出目前仍然以政府主导的硬性输出为主,例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等,而美国的文化输出多是将本国文化蕴含到文艺作品中进行文化软输出,其中以好莱坞为代表。我国在文化产品的输出与进口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逆差”和“赤字”。中国文化如果想要真正走出去、走进去,必须克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隔阂,加快推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双轮驱动。

总的来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带着“文化之思”的不懈追问与“产业之责”的漫漫求索,如何深化文化改革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仍然需求不断探索。

END

美    编 | 李晓飞

推荐阅读
范周 | 创新与融合:关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范周 | 文化产业二十年,学科建设仍在路上,专业教材体系亟待建立
范周 | 拥有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远远不够,文化产业师资队伍还必须具备这些素质
范周 | 从”走马观花“到“下马赏花”,让社会实践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关键抓手

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相关文章